當年今日

一九三八年的標仔 - 李碧華

蘋果日報 2005/09/01 00:00


這一陣全國有不少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的照片展覽。每個城市都有難以磨滅的集體噩夢。
日軍「殺光、搶光、燒光」的紀錄、空襲狂轟濫炸後孤零零站在瓦礫和屍體間的小男孩、天天排隊輪米的老百姓、街頭示威白布上寫:「來一個殺一個!」、市橋漢奸替敵方收買兒童培養成聖戰炮灰(十塊錢一個)……
老照片都是黑白,模糊而悽愴。但人頭滴下的血,格外紅。小市民的眼神,特別恨。
我留意到一幀,裏頭不見血,沒有恨,但十分感動。
那是年約十歲男童,稚氣的面貌,老練的雙手,佔了照片一大半。面前是光可鑑人的皮鞋,他埋頭用心幹活,戰亂時期,本來僅足餬口——可是粗陋的擦鞋箱上貼了張字條:
「本日擦鞋所得
盡作獻金之用
標仔啟 八月十三日」
一九三八年廣州街頭,一個喚標仔的擦鞋童,決定將自己一天勞動所得捐獻出去,支持抗日。如同聖經中寡婦的兩個小錢,這一番心意是最豐盛的付出。今天標仔還在嗎?應是七十多歲老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