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有信心三年內可以解決醫管局的財政赤字問題,不會影響公共醫療服務,至於急症室收費是長遠融資問題,留待下半年才公布,他強調不會以增收費用來填補赤字。
楊永強昨並點名批評立法會議員勞永樂要求醫管局定位是不可行,並強調公營服務無法劃界,無可能規定哪些疾病如急症才處理,除非市民想「行番十幾年前公立醫院嘅服務水平」,他更坦言「但係我作為一個醫生,我就做唔出。」
楊永強昨日向傳媒解釋,現時醫管局的確出現技術性赤字,主要因為每年聘請九百五十名醫療人員、職員,每年增薪點及流失率由以往百分之九減至現時百分之二;加上高科技醫療開支,來年醫管局撥款實質增長約六億元,但赤字卻高達五億八千萬。
以本港人口結構計算,如每年給予醫管局的撥款有百分之二點三的增幅就足以應付需求,該局可透過平衡增薪點,六年合約制醫生取得專科資格後會以新人接替,及以聯網和中央採購等措施,以及運用該局共十一億元的儲備,即可於三年後解決財赤。
政府無可能定位
至於半年後會否收取急症室及藥物費用,他強調收費是融資問題,下半年才討論;但由於勞永樂要求當局為公營醫療服務定位,即規定提供服務的範疇,例如只為病情嚴重者提供服務。楊永強昨日點名批評,指政府無可能定位。
楊永強激動地說:「咁勞永樂醫生就話大病急症至做,係咪想啲病人病到想死至去急症室治療呢?如果話血壓高我哋係咪唔處理呢,係咪等佢爆咗血管去急症室至處理呢?」除非市民想重回十多年前的公立醫院水平。他更透露,當年公立醫院無設施,他當年曾親自陪同港督麥理浩到浸會醫院做掃描。如果市民覺得公共醫療服務全部急症至睇嘅……我作為一個醫生就做唔出啦,……你哋覺得唔應該做咁好,就即刻講,起碼我就會畀第二個人做𠵱家呢份工」。
勞永樂回應稱,定位問題不是非黑即白,楊永強不應過於簡化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