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施銀彈治弱國

蘋果日報 2003/04/11 00:00


過去大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多次攻打別國,但成效參差,很大程度跟其佔領後採用的管治方法有關。
美國通常會扶植親美傀儡政權,配合銀彈政策,使被佔領國稱臣。這用來對付巴拿馬等幅員小的弱國自然得心應手,但對地廣而反抗力較大的國家,最終是鎩羽而還,越南便是最佳例子。

阿富汗仍處亂局
交由聯合國託管,是盡快抽身而退的明智方法。九九年,以美軍為首的北約部隊出兵科索沃,最後讓聯合國主導維和及重建,由多國分擔費用。
前年美國發動反恐戰攻打阿富汗時採用了「阿富汗模式」,即在戰事中先扶植親美政權,然後讓聯合國參與戰後重建、主導阿富汗籌組過渡政府和修憲,將維和及重建費用轉嫁給聯合國。不過,這種先自治後改革方法證實不可行,阿富汗至今仍處於軍閥割據、中央力不從心的亂局。

治日模式最有效
若要對佔領區實施翻天覆地的改革,「日本模式」最有效──先改革後自治,成功將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改變過來;但長期軍管須投入龐大軍力和財力,代價高昂。
這種模式必須具備特定的客觀條件──日德民族均具有強大凝聚性,且自願接受戰勝國的改造。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