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董建華終於肯放下身段,昨日再次主動約見二十二位當日反對《國安條例草案》恢復二讀的立法會民主派議員,履行他「改善施政作風」的承諾;大家都不禁問一句,「董先生,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不足三個星期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忽然辭去行政會議的職務,董建華在沒法取得足夠票數強行通過惡法的劣勢下,被迫徹夜召開行政會議,作出押後審議條例草案的「明智決定」,化解了一場不必要的政治危機。
只有一國無兩制
在放棄七月九日立法後,他竟然着令特首辦主任林煥光在幾小時前通知二十二位民主派人士,臨時取消一早約定在下午的會面。這個擧動當時引起公眾嘩然,特首怎可以「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對待由市民選出來的議會代表呢?
董先生一向敵視異見者,拒民主黨議員於溝通大門外;但既然已經被迫作了「順應民意」的決定,大可借此機會向這批民意代表解釋情況,起碼可以打個招呼。可惜我們的特首完全不懂甚麼是溝通妥協。過去六年,董建華就是這樣偏執封閉地管治這顆原來開放繁榮的東方明珠;過去六年,董建華就是這樣分清敵我地管治這個多元化社會;過去六年,董建華就是這樣朝令夕改地管治這個國際金融中心;過去六年,董建華就是心中「只有一國,沒有兩制」地管治這個承諾五十年不變的資本主義社會。
結果怎樣?全世界有目共睹,只有董建華自己看不見;香港人已經忍無可忍,惟有走上街頭,喝醒如在夢中的香港最高領導人,「董先生,你究竟知不知道香港人要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