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張漲至$12.5 錢幣商生意增兩成
利是縮水10元紙幣熱炒
【本報訊】本港經濟蕭條、裁員減薪持續,有市民覺得每封利是二十元開支太大,但又怕封十元硬幣尷尬,於是紛紛到錢幣公司以每張十一至十二元五角的價格購買十元紙幣,令市面上出現一陣「十蚊紙搶購潮」。有錢幣商預期,今年可售出總值五十至六十萬的十元紙幣,較去年增加約兩成。而據本報調查,兩成半受訪者表示今年派利是以十元一封為主,近四成人的利是開支會少於一千元。 記者:譚暉、梁麗娟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市民應打破利是必須是「軟嘢」的觀念,以免對低收入家庭產生不必要壓力,家長亦應教導小朋友,「收利是唔係搵着數,利是只係一啲心意,亦唔一定要係軟嘢。」他相信,今年不派利是或離港避年的市民會增加。
據金融管理局最新年報資料,於二○○○年底,本港流通紙幣總值九百九十二億元,當中十元紙幣佔總值百分之五,即現時在市面流通的十元紙幣約有四億六千萬張。
小夫妻及老人光顧
年關難過,市民為求節省開支,紛紛在封利是方面「諗縮數」,有市民向記者表示,今年會減少派利是的數量,或只派給相熟朋友;有市民認為「封十蚊硬幣好肉酸」,寧願在其他方面節儉一點,也會封二十元的利是;另一些怕「肉酸」又想省錢的人,會到錢幣店購買十元紙幣用作封利是,支出可以減半。
位於藍田的錢幣公司負責人陳翠儀說,自本月起,平均每日有十多名市民來買十元紙幣,一周售出約五千張「十蚊紙」。她預期,今年可售出五至六萬張十元紙幣,較去年的四至五萬張增加約兩成。
「呢班客多數係二、三十歲嘅年輕夫婦,同埋六十歲以上嘅老人家。」她估計是經濟不景令更多市民打算封十元利是。
在陳翠儀的店舖,每叠一百張的十元紙幣,收手續費一百一十至一百五十元;即市民需以每張十一元一角至十一元五角的價錢,購買一張十元紙幣。
另一間位於尖沙嘴的錢幣公司董事總經理馬德和則說,近期十元紙幣貨源減少,每張售價或會上升至十二元至十二元五角。在旺角經營錢幣公司的陳榮輝謂,「十蚊紙」今年的銷情較去年理想,每張售價由去年的十一元漲至十二元五角。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認為,派利是「係開開心心嘅事」,封「硬嘢」始終比較寒酸,「除非搵到十蚊紙,如果唔係,最好就封二十蚊,否則唔封利是重好。」
兩成半人派10蚊紙
本報日前以電話訪問了三百一十六名已婚市民,近九成表示今年會派利是,六成七人會派二十元一封,但亦有近兩成半人只派「十蚊」一封(圖一);三成八人預算派利是總額少於一千元(圖二)。另外,在二百零六名未婚人士中,近七成預料收到的利是多為二十元一封,預期今年收到的利是錢少於五百元,或在五百至一千元之間者,比率同為三成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