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價股災報告終於出籠,結果盡在意料中。
除牌機制雖觸發細價股災,引起軒然大波,但調查報告先此聲明,不是要追究責任,亦未有點名何人要負責,報告是要找尋出需要改善之處,因此,報告就將一場發生在香港小股民身上的大災難,輕描淡寫地指是一些判斷上錯誤和溝通上誤會的小事故,而將大量篇幅列舉改善建議,亦製造機會讓有關官員在其後面對傳媒和群眾時,可以避重就輕地大談如何跟進改善措施及避免歷史重演。如此安排,頗大程度上淡化了對有關官員和機構的直接衝擊,其實亦充份反映了香港官場一貫的卸責文化。
調查報告強調,規管機構、投資者和香港整體經濟均已為細價股災付出沉重代價。
規管機構是始作俑者,做錯事,自必然要付出代價,新的除牌機制建議預期下月推出,投資者真的希望規管機構能吸取經驗教訓,作出全面諮詢後,提出切合香港投資環境的建議。
官場卸責文化未改
凡事要向前看,金融市場加強監管係大方向,但投資者的權益亦要受到保障。
調查報告的發表,為細價股災劃上了句號,由於無人需為此負上責任,蒙受損失者,亦冇門追索,但股災重創,股民不會忘記。
港股在9630之上守穩後,噚日借外圍造好之勢,出現較大幅度上升,雖然賣地成績並無特別,但午後升勢持續,恒指一度升逾9900大關,收市9885,大升162點,成交亦增至51億元。期指升勢更勁,高收9915,高水30點。
大市近日走勢形成小型雙底,頸線在9850水平,噚日初步升破,可惜成交未見大增,美中不足,暫時恒指未擺脫10日線(9879)的牽制,若有較大成交衝破,則小雙底型態確認,短線上升目標指向10070,亦即20日線(10069)水平。
大市短期走勢雖已轉穩,但由於入市資金有限,後市仍不宜太樂觀,除非升越8月23日高位10479,淡勢才會扭轉。
郭兆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