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穎詩報道】大埔沙螺洞是蜻蜓天堂,更是世上擁有最多春蜓品種的地方之一。這片面積有二十一公頃的土地,雖已被列為受法例保護土地,環保人士卻屢次發現遭人破壞,繼早前約八公頃土地被燒毀,近日又有人在河溪以電魚器具捕魚,土地又遭四驅車輾得稀爛。
大埔環保協進會上周到沙螺洞進行生態考察,發現有三名操廣東話男子以電魚器具沿河溪搜捕魚兒,令原本非常清澈的溪流頓然變得非常混濁,估計這些人士目的是為了娛樂而非作生態調查。
土地被四驅車輾毀
該會自然保育顧問詹肇泰大歎「沙螺洞名義上受保護,實質卻係無」。他昨日再到沙螺洞,又發現土地到處被四驅車輾爛。
他批評政府把沙螺洞的整體生態價值重要性排第四,雖然沙螺洞在九七年已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但政府一直對該片土地監管不足,令其屢遭破壞。他強調,電魚不但危害河溪內魚類,更會對蜻蜓的幼蟲造成致命傷害。溪流水質變得混濁也會令水中的昆蟲,尤其是春蜓幼蟲缺氧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