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盈虧轉盈 賺18.9億不派息

蘋果日報 2002/03/21 00:00


【本報訊】電訊盈科(008)昨公布首份全面反映併購香港電訊效應的年度業績。一如市場預期,電盈去年度由虧轉盈,在全力縮減營業及資本開支下,獲利18.92億元,比證券界原先預期為佳,每股盈利8.46仙,不派息。主席李澤楷重申,不能保證不再裁員。
李澤楷解釋,不派息是令預留資金減債,及投資於有利公司盈利及收入的業務上,希望電盈未來盈利可持續增長,而非單純是一隻公用股。展望今年發展,他表示,營運重點是繼續提升營運效率,保持核心電訊業務的穩定增長,並開拓新業務,特別是大中華地區。

不保證不再裁員
電盈營業額以備考方式計算升6%,當中逾91%收益來自電訊服務。分析員指出,雖然電子商貿解決方案收益上升逾45%,但主要收入仍來自電訊服務,因本地及長途電話市場佔有率不斷下降,未來數年表現仍需視乎成本控制。李澤楷重申,不能保證不再裁員,但強調減省成本不一定要減少僱員,可透過購置新科技設備以提高營運效益。
去年整體EBITDA為73.94億元,主要因年內推行提升營運效率的策略奏效。以備考方式計算的EBITDA毛利率由30%提升至34%。該公司去年透過裁員等措施將營業開支縮減9%;計及折舊,總營運開支減少5%;資本開支則縮減41%,至24.18億元。該公司稱未來資本投資將主要由需求帶動,如為網絡投入更多互聯網協定(IP)元素以提高效益,估計今年總額不會高於去年。
市場佔有率下降
電訊服務方面,因收費調整令本地電話服務收入上升6%,但電話線數也減少6%;國際長途電話收益在劇烈競爭下,收入減少22%。以市場佔有率計算,商業市場由89%下降至83.2%,住宅市場則由97.6%下降至93.4%。批發寬頻線路上升至40.2萬條,消費市場用戶則有31.1萬人;iTV方面則有逾10萬用戶,一半為活躍客戶。數據中心及互聯網服務則繼續虧損。
此外,電盈期內錄得7.67億元投資收益,包括出售CSL予合營企業前帶來的3.12億元股息,為Tom.com(8001)股份減值撥回,出售學訊(SchoolTeam)等投資的收入,及為其他投資再作出約4.6億元撥備。電盈管理層向分析員透露,撥備完成後現有投資項目總值,已由00年的27.14億元,下降至去年的23.24億元。數碼港方面,該公司截至今年2月底止,已投入20.51億元,估計於03年可自行支持未來財務開支前,需再投入多23.4億元,首期住宅明年首季推出。
另外,透過去年多次再融資及內部資源減債,電盈截至去年底債務總額為467.3億元(59.91億美元),現金有85.7億元。以此計算,淨負債低於390億元。電盈表示,若在3月25日再提早償還50.7億元債務,當初籌措的366億元銀團貸款負債餘額,將進一步減至13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