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全年跌24.5%市值減萬億

蘋果日報 2002/01/01 00:00


【本報訊】2001年告一段落,恒生指數在0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11397.21,較2000年底收巿的15095.53下跌24.5%。全年計算,港股為亞太區第二表現最差巿場,僅勝深圳A股少許。
國內AB股市表現迥異,B股市場因開放予國內居民而大升,深圳B股全年升93%;上海B股升92%。受惠於中國概念,本港國企股全年升8.23%,遠遠跑贏藍籌股。
港股總市值由2000年底的48952.88億元,減至2001年底為38849.19億元,跌幅達20.64%。證券界人士預計港股2002年首季仍會波動,表現須視乎外圍因素,尤其美國經濟是否在下半年復甦。

恒指成分股電盈最失色
33隻成分股之中,只有5隻股價較2000年底上升,其中李兆基旗下的恒基發展(097)表現最佳,上升8.04%;不過,上市旗艦恒基地產(012)及中華煤氣(003)卻分別下跌11.34%及16.59%。
李嘉誠的港燈(006)股價逆市升0.69%排名第4位,但長實、和黃及長建分別下跌18.8%、22.62%及5.45%;吳光正家族控制的會德豐(020)及九龍倉(004)的股價表現較佳則分別上升3.1%及0.53%。
至於跑輸大市的股份則有11隻,表現最差的藍籌股為電訊盈科(008),股價全年下跌57.43%,遠甚於恒指的24.5%跌幅。另外兩隻中國電訊股表現同樣不濟,中國移動(941)跌35.56%;中國聯通(762)亦跌28.03%。此外,由於美國經濟轉弱及911事件影響,令到兩隻美國概念股利豐(494)及德昌電機(179)全年跌幅均逾三成。
雖然恒指下跌逾兩成,但2001年升幅逾10倍的股份仍然有兩隻。海岸集團(764)獲中國星(326)收購後,股價節節上升,全年升幅達16.3倍,居升幅榜首位;華德豐(297)亦因發展衞星業務刺激股價大升近12倍,惟該股在12月12日創出0.54元的新高後即停牌至今。
至於跌幅榜方面,有7隻股份因位列「仙班」,難以計算跌幅,包括401控股(401)、中國數碼信息(1197)、東寧高科技(606)、人人控股(059)、互聯控股(273)、浩宇科技(261)及元開達利(397)。不計這7隻仙股,跌幅榜榜首為Cyber日報(8118),跌幅達95.74%,收報1.3仙。

Cyber日報全年跌九成六
滙富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姚浩然估計,恒指2002年首季會在11000至11800點徘徊。若美國經濟復甦及企業盈利改善,才有機會突破12000點。他認為,地產股上半年會靠穩,銀行股走勢要到2至3月業績公布後才明朗;至於電訊股表現只會牛皮。
另外,2001年新上市公司數目共88家,主板及創業板分別佔31及57家。港交所(388)副營運總裁霍廣文對此成績感到滿意,雖然集資額比2000年大為減少,但他預計2002年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