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地拍賣底價首次公開

蘋果日報 2002/03/21 00:00


【本報訊】政府剛公布賣地計劃不足3周,便宣布九龍塘歌和老街地皮成功被勾,令下月中拍賣土地增至4幅。同時該署更首次公布被勾地皮底價,該地皮及早前已公布被勾出的西九龍填海地皮,底價分別為4.6億及11億元。業界雖贊同此舉可增透明度,但有人認為,這反映政府不會賤賣土地,及有托市之嫌。
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今次公布成功被勾地皮的底價,是對地產建設商會早前要求,公開底價以增透明度的回應,但稍後會再檢討,是否繼續這種做法。另又否認歌和老街地底價偏低。

歌和老街地勾出
地產建設商會發言人說,對政府接納該會意見表示歡迎,認為市場無理由會不接受此種公平、公開及高透明度的制度。測量師黎展鵬指,今次政府的做法,除因財政壓力及避免再被責「黑箱作業」外,更可令發展商有充裕時間,評估地皮價值,吸引更多競投者,但認為歌和老街地皮的底價偏低。
來年度首次土地拍賣將在下月15日舉行,除已既定的沙田及赤柱環角道兩幅地外,還包括於2月成功被勾的西九龍地皮和今次的歌和老街地皮,市場估計可為庫房帶來約30億元的進帳。
對於政府高調公布兩幅被勾地皮底價,九龍倉(004)助理董事黃光耀認為,政府乃根據市場價格作標準,是次「事先張揚」開價,令發展商有參考指標,亦增加勾地機制透明度,並可刺激投地意欲。
嘉華地產董事總經理呂耀華則認為公開底價不是托市之舉,並避免市場胡亂揣測價格,屬正確做法,可穩定市場。不過,莊士國際(367)執行董事呂立基認為,此舉反映政府不賤價賣地,有「托市」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