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台善意為德不卒

蘋果日報 2002/02/04 00:00


台灣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 張家琪
中共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日前發表歡迎民進黨人訪問大陸等談話,台灣《聯合報》民調顯示,有六成七民眾肯定中共願與台灣各黨派人士往來的態度,也出現九年來首次民眾認為兩岸關係偏向友善的訊息。正當台灣民眾對中共的「善意」表示歡迎之際,沒想到中共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直接點名呂秀蓮「台獨色彩明顯」,不屬於「廣大民進黨員」的範疇,因此不在受歡迎訪問大陸之列。他並表示,陳水扁也不屬於「廣大民進黨員的範疇」,硬是將台灣正副領導人與「廣大民進黨員」區隔開來,無異對台灣民眾潑了一盆冷水。
眾所周知,中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是基本底線不可能改變;同樣的道理,除了極少數的極統派,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不論主張統獨或維持現狀,也均強調台灣是一個政治實體,理應由台灣當家作主,台灣不願意被矮化成地方政府(這並非台獨),也是台灣人民的基本底線。這個底線,不論誰當中華民國的領導人,也都一樣不會改變的。

對台灣民主不了解
陳水扁總統和呂秀蓮副總統,固然不是以過半數的選票獲得領導權;但不容否認的,他們兩位是在台灣民主政治的體制下,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所選出來的合法正副總統,當然也就名正言順的代表全台灣人民。假若中共硬要將扁呂排除在「廣大民進黨員」的範疇之外,無疑的,就是否定了台灣人民共同的代表。否定了台灣人民共同的代表,豈不也是否定了台灣人民?不管台灣民眾喜不喜歡扁呂,即使對扁呂有不滿有批評,台灣人民對扁呂代表中華民國是不會否定的,對民進黨現在是執政黨也是不會否定的,這就是民主。假若中共硬是區分扁呂不是「廣大民進黨員」,誤判台灣人民與扁呂是有所區別,那就是對台灣的民主不了解或是了解不深。
另外,中共硬是將台灣人民依「統戰」老方法,分為「頑固的台獨分子」與「民進黨員」不同,民進黨員又與台灣人民不同,然後可先聯合「次要的敵人」打擊「主要的敵人」,事實是行不通的。因為這一作法只有引來台灣人民的反感,反而加強了「頑固的台獨分子」的氣燄,他們更有理由和說詞大力倡導台獨,並積極推動「去中國化」的作為。既然中共已了解與台灣交往,不能依循過去的模式,而忽視民進黨執政的事實,那就更應打開雙臂也歡迎扁呂兩人來訪,展現兩岸合作的誠意,先由經貿層面入手,創造兩岸雙贏。否則,錢其琛的「善意」,除說給美國人聽外,對台灣而言,也就了無意義,反而讓台灣人民對中共有「為德不卒」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