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青年與捐髓恩人情同手足

蘋果日報 2004/05/31 00:00


瑪麗醫院外科醫生老兆雄與血癌康復少年李振寧,建立非一般的醫生與病人關係。老醫生沒有用其「仁術」醫好振寧的病,卻用他的「仁心」捐出骨髓,令振寧最終逃出血癌魔掌,生命重燃希望。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兄弟」日前聚首一堂,相見甚歡。
「我同振寧嘅關係似兩兄弟,因為我哋體內流同樣嘅血。未見佢之前,我以為佢只係細路哥,當第一眼見到佢,覺得佢好大個,重大隻過我。」三十一歲的老醫生語帶幽默地說。身為「弟弟」的振寧,則這樣評價救他一命的「哥哥」:「我覺得佢好親切,好似朋友咁樣。」

自幼立志懸壺濟世
本年三月,香港骨髓捐贈基金安排「兩兄弟」與另外六對骨髓捐贈者及血癌病患者初次見面,日前,本報安排兩人再度聚首,互道近況。
現於瑪麗醫院任職外科醫生的老兆雄,自幼立志懸壺濟世,九一年考入香港大學醫學院,當時適逢展開「救救小哥頓行動」,老醫生登記成為捐贈者;二○○○年,他接獲香港骨髓捐贈基金信函,請他捐出骨髓挽救一名血癌病者,礙於規矩所限,當時老醫生並不知道要救的是誰。
「我由細到大都冇抽獎命,估唔到今次抽中我,當時我冇猶豫,只係父母反對,後嚟醫生向佢哋詳細解釋,佢哋冇再反對。」老醫生於○一年一月,捐出骨髓予振寧。
empty
手術成功繼續學業
振寧於九六年患上慢性血癌,翌年接受骨髓移植,惟因排斥令手術失敗;其後移植了老醫生的骨髓,手術十分成功,十九歲的他現時已康復,就讀中四課程,只須每兩個月覆診一次。
談到用外科手術刀與捐骨髓救人的不同之處,身為基督徒的老醫生坦言分別不大。「我只係盡自己本份,用自己身體一部份去救贖一個人,畀佢有重生機會,並唔係咩偉大嘅嘢。」

骨髓基金欠經費
香港骨髓捐贈基金為本港慈善團體,成立於一九九一年,是全球首個華人骨髓資料庫,致力為血癌病人尋覓適合捐髓者,至今已累積約五萬人的骨髓資料。
香港每年平均有五十名病人需要尋找骨髓,由於每個個案的驗血及化驗成本高達數千元,骨髓基金又未獲政府任何資助,故亟需各界支持,才能維持正常服務,善長可透過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捐款支持。
「香港骨髓捐贈基金」捐款編號:C1338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empty
骨髓基金亟需善長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