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胸襟 - 林夕

蘋果日報 2010/04/25 06:00


當年有一個政府蓋的居屋盤,發展商補地價後改為私人住宅,就是梁展文在任時負責商討地價那個,曾經鬧出很多新聞。種種聲音,都不及發展商高層自辯拆卸重建理由拋出的一句重話,可謂一語驚人:那地方小得不是人住的。
小得不是人住的房子,後來沒有拆掉重來,不是一樣改頭換臉改建成私樓以私樓價出售住人。高層說出這句大白話,叫居屋居民情何以堪,不曉得他是為拆建找理由而暴露了小城大機密,還是真的於心不忍而發。
內地劇《蝸居》有個守在釘子戶的老人家,打死不肯遷出,且若無其事說:老伴去世時,也沒怎麼哭,因為一想起從此可以伸直雙腳睡覺,心就舒坦了。
看到這裏,自然想起小得不是人住的名言。那個不能住的屋苑,後來有朋友租住下來,當然也住得好好的,也人模人樣的正常地活着,沒那麼嚴重。只是,又想起《蝸居》另一節,女主角生下了小孩,卻寧可忍受分離之苦,也要把小寶貝送回鄉下交給母親暫時撫養,理由是:小孩子在這樣擠逼的環境下長大,怕會影響到將來,胸襟也會變得狹窄。
活動空間與人的胸襟有沒有關係,不知道該交由哪一科專家去研究,只知道空間太小,鬧情緒時也有無處可逃的感覺。說到胸襟,發展商絕對該有讓人拍下自家商品的胸襟,甚麼設計師的版權云云,都是廢話,只許示範單位的廣角照遍佈本港兩大地產報章及兩大地產代理網站,就不許買家拍照?關於現場度呎要預約,否則會亂了秩序,也是亂蓋,別鬧了,單位示範了裝潢擺設的無限可能性之後,再自行標示出呎吋,不就省事完事了?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