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新加坡豪宅年底前料升值10%

蘋果日報 2005/09/02 00:00


新加坡七月公布修改房地產政策,放寬海外人士購買低於六層高的非共管住宅(non-condominium);另外,投資不少於200萬新加坡元,可成為永久居民。新措施將進一步吸引海外買家進場,有地產顧問公司預計,年底前,豪宅價格可再升10%。
【本報新加坡專訊】第一太平戴維斯八月份報告指出,去年中開始,新加坡鄰近區域地產市道興旺,多個市場樓價更錄得30%至50%升幅,相比之下,新加坡只微升1%至3%。報告說,海外買家已陸續退出香港、英國、澳洲等熾熱的市場,轉投尚有發展潛力的新加坡豪宅市場;例如葛蘭軒(GrangeResidences)、濱海舫([email protected])、ParcEmily和[email protected]等,已吸引不少海外買家入市。
截至第二季,新加坡共有232192個私人住宅單位,海外買家佔19336個,比第一季多268個(見圖)。
報告又指出,政府七月公布一系列房地產新措施,放寬海外人士購買低於六層高的非共管住宅,及投資不少於200萬新加坡元,包括房地產項目,可成為永久居民。
較鄰近區域落後
所謂非共管住宅,一般缺乏設施,低於六層樓高的無地權住宅,更限制外資購買;而共管住宅,則是指設備完善及新穎,包括泳池、會所等高質素住宅,可開放給外資自由買賣。
新措施將進一步吸引海外買家,刺激樓盤需求。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經理朱允行說,該公司在港代售新加坡樓盤,每次賣出不多於十伙,新措施公布後,卻賣出逾二十伙,前往參觀展銷會人數也增多。報告預計,在海外買家推動下,位置佳、質素好、設計新穎的豪宅價格,年底前可再升10%,拉近與鄰近區域如香港的樓價差距。
新托市措施推行
另外,有兩項新措施對新加坡人帶來直接影響,分別是提高買樓貸款上限至九成,以及把買家須支付首期現金,調低至樓價5%。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措施對整體樓市,帶來樂觀及積極刺激,部份甚至即時見效,包括參觀新盤人數增加、準買家加快買樓決定、發展商考慮加推新盤等。朱允行估計,今年售出新盤約有6500至7500伙,比年初預計多1000伙。
不過,礙於新盤供應量多、利息提高、油價上升等因素,整體樓價短期內難以大升,仍然維持年初預計的5%至8%升幅。
empty
empty
GilsteadApartments為三層樓高的非共管住宅,十一年樓齡,屬永久地契,坐落第十一郵區,離諾維娜(Novena)地鐵站約五分鐘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