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華爾街最強炒家年賺40%

蘋果日報 2003/07/29 00:00


早前收到的亞洲版《BusinessWeek》,以香港7.1大遊行為封面專題報道。由於筆者每日慣性地閱讀《蘋果》,早已對7.1大遊行頗為清楚,亦看了不少相關的評論,故提不起興趣再閱讀該期的《BusinessWeek》。剛巧日前好友從美國來電,問對該期有何感想,筆者初時還以為她是指7.1大遊行一事,豈料交談一會後,才知她講另一事項。
原來上周一出版的《BusinessWeek》,美國版與亞洲版是不同的,該期美國版的封面專題故事並非7.1大遊行,而是揭露在美國股壇最有影響力的大炒家(TheMostPowerfulTraderonWallStreetYou’veNeverHeardOf)!
這大炒家便是對沖基金經理SteveCohen,雖然在知名度方面,Cohen不及索羅斯及老虎基金的JulianRobertson,但論到對美國股市的影響力,則索羅斯與Robertson根本不能與Cohen相比!
Cohen控制的對沖基金公司SACCapital,每日交易量常常高佔紐約交易所交投量的3%及Nasdaq交投量的1%!更重要的是,SACCapital每年所支付的經紀佣金竟然高達1.5億美元,是全美國證券公司的10大客戶之一。正因Cohen每年支付這麼多佣金,可謂證券行的「米飯班主」,他對證券行及其研究部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出手豪爽消息靈通
美國股市是沒有最低佣金限制的,故在買賣佣金方面,客戶可自行與經紀議價。近年投資環境不佳,不少投資公司皆致力減省成本,經紀佣金便是它們極欲減低的重要成本之一,故部份投資經理皆盡量壓低經紀佣金。Cohen每日交易量這麼大,他與經紀商議佣金的能力自然很高,可是Cohen卻從不要求經紀減低佣金,他更是華爾街僅餘少數的付足佣金大戶。
Cohen當然不蠢,由於他每年支付數億美元的佣金,大部份證券行不欲失去這位大客,因此每當分析員對某些公司的評級有任何變動,又或某公司有任何利好、利淡消息,分析員及經紀等據說皆會爭相告知Cohen,以便爭取其生意,故Cohen可謂華爾街消息最靈通的人。
Cohen的對沖基金,現時管理的資產大約為40億美元,它以長短倉投資策略(Long-shortEquityStrategy)為主,其回報亦頗為不俗,Cohen創下連續12年、平均每年回報逾40厘的輝煌成績!促使Cohen取得如此高回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是他的消息較其他人靈通。
筆者突然醒覺,下一次買美股時,還是不要跟經紀在佣金上討價還價了!
時間又到,明日再跟讀者揭秘,談談Cohen及其他對沖基金經理在股市常用的伎倆。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