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四大行業將牽動復甦

蘋果日報 2002/01/09 00:00


美國克萊蒙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 湯本
美國經濟是否會復甦?而主要又是哪些行業會先行復甦回升?新一期美國《商業周刊》指出,儘管對於二○○二年是否會出現經濟復甦的爭議還很大,但根據專家的評估,有兩項主要指標呈現樂觀態勢:如GDP的淨增長率,將從二○○一年的負百分之零點五,升到二○○二年正百分之二點五;如企業利潤率將從二○○一年的負百分之十四,升到二○○二年正百分之十一。

尾巴產業帶動經濟
而專家對全球GDP增長率在二○○二年評估是,拉美是百分之一點二;歐盟是百分之二點一;日本表現最差,是負增長百分之一;不包括日本的亞洲將表現最好,GDP增長率達到百分之三點三。
專家評估還認為,從現在到未來一年中,美國的醫藥產品(包括健康藥品)、保險業、半導體以及軍工業,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四項產業。筆者認為它們將牽動經濟全面的擴升。
在這四項產業中,前兩項皆是911慘劇的副產品,生命的倏忽即逝,催化了美國人對自己健康以及對突發事件防範的重視,普遍的心理傾向就是普遍的市場。
後兩項則是由戰爭帶來的,戰爭之後的美國,總有新的經濟回彈,消耗之後的大量補充,有時使補充超過需求;軍隊的強化,又反過來刺激生產。
因此,美國一項重要媒體民調顯示,百分之六十四的民眾,支持美國政府進入其他外國擴大戰爭,而只有百分之三十六反對。
由此可見,雖然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是以反恐為主要目標,但急情生急智,在經濟的調整中,也借勢把戰爭的「壞事」變成一時的好事,可以在幾個月內至三、四年的短、中期內刺激美國經濟。
在這四項產業中,除半導體產業、軍工產業之外,醫藥產品、保險業原來均是美國中流或尾巴產業,現在尾巴反過來帶動經濟。務實的美國人,怎麼賺錢就怎麼調整,全然沒有框框。
美國二○○二年一月四日晶片產業股市回升,亦與軍工產業有關,阿富汗戰爭使用大量先進設備、武器和炸彈,包括海軍陸戰隊使用的方位聯絡與偵察敵方位置的個人小電腦,均大量需要晶片。
現時美國民用經濟的損失,由軍用經濟彌補,政府預算將數以千億計美元投入軍工產業(包括導彈防衞系統),軍工研究也在提升民營產業新產品的設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應注重調整靈活性
香港在宏觀經濟方面,也應把握原來對於香港不是主要商機的機會,瞄準原來不是主要市場的市場,注重調整的靈活性。如轉口貿易和房地產滑落,便以旅遊業作主力。
香港無法像美國政府那樣,號令英國等歐盟國家,但是特區政府完全可以影響北京,爭取政策傾斜,開拓旅遊市場。
又如在建設香港電子信息港時,香港政府應充分注意,不要與上海現有的強勢硬碰,香港在土地使用以及廉價高質的中低級科技人才聘用方面,優勢遠不如內地。
反之,香港應該利用信息優勢和專利權保護的法制優勢,在開發高質產品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