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有以甜菊糖 立法會議員、消委會及醫學會均認為,當局應即時加強食物標籤法例,下令生產商必須在食品包裝上列明各種添加劑,包括代糖的成分名稱,防止今次因毋須在標籤註明代糖名稱,而難以追查問題食品的情況再次發生,並應汲取教訓,盡快制訂強制回收問題食品法例。
16種食品需要回收
食環署昨晚九時多才召開記者會,交代昨日該署再發現逾十種含有禁用代糖甜菊糖 至於食環署署長劉吳惠蘭在禁用代糖事件發生後,一直未有出現。該署助理署長譚麗芬解釋,陸續發現有不少問題食品,主要是日本容許使用這種代糖,故相信未來數天仍會再有發現到問題食品,但強調署方會「馬不停蹄」巡查。
由於該署前日公布固力菓百力滋代理商同意全線回收所有有百力滋,及日清原裝入口豬骨湯拉麵五包裝可能含有該代糖,但昨日有關代理商立即澄清,指只有兩款百力滋及兩種食品含該代糖,並非全線百力滋都含有該代糖;而日清豬骨湯拉麵原來也不含該代糖。譚麗芬辯稱,由於事態不斷發展,或許是與代理商交換資料時不清楚所致。
她否認該署在事件上失職,但會檢討入口食品的情況,並計劃修改食物標籤條例,要求食品包裝上詳細列出整個化學名或國際通用的代碼標明,供市民參考。
被指含有該成分的代糖「蓎庄」代理表示,未知今次損失如何,但會研究可否向政府提供法律訴訟。譚麗芬強調,如發現含有關代糖食品繼續出售,該署不排除檢控。
只兩款百力滋含代糖
昨日在本港市面仍發現含有該代糖的食品出售,包括在一種香脆魷魚片。同時,Swank老闆康虞茱迪表示,其公司有一種千金丹黑芝麻醬也含有該代糖,已主動回收。固力菓百力滋生產商江崎固力菓株式會社及香港代理商四洲貿易有限公司昨日發表聲明,固力菓生產的數十種食品中只有朱古力百力滋、牛奶味百力滋、固力菓KissMint香口珠和固力菓加利利脆條含有禁用代糖,會回收這些產品,其餘的百力滋及數十種固力菓食品均不含該種代糖,故不準備回收。
香港醫學會發言人曾文和醫生認為,當局應修改標籤法,規定食品必須列明有關添加劑成分,讓市民選擇。無論是否代糖,或人造添加劑,甚至基因改造成分等,也應該公布讓市民有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