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新增了「抗洪搶險兵」兵種,部署在內地各大江河湖泊周邊,今年將佩帶紅色專用臂章,第一次投入應對洪水的考驗,可望改變以往救災時常用的「人海戰術」。
運用專業器材技術搶險
解放軍現分為海陸空三個軍種,下再分防化兵、舟橋兵、裝甲兵、戰略導彈(二炮)兵等兵種。總參謀部兵種部工程兵局的處長王殿華透露,新組建成軍的抗洪搶險兵主要由擅長專業作戰的工兵和舟橋部隊組成,執行危險堤壩的險情探查、護坡搶險、封堵決口及水上救護等急難險重任務。
王殿華表示,一九九八年抗洪救災後,總參已決定組建專業的抗洪搶險部隊,以改變人海戰術。當時有三十萬解放軍以血肉之軀在長江、珠江等水域抗洪,他們都是從各大軍區抽調而來,既缺乏專門的抗洪器材,又沒有專門技術,即使要探測堤壩下層滲水情況,也只能靠手探腳踩。
王殿華未透露這支部隊的人數,但聲稱對士兵的要求相當高,每人要掌握幾十種專用器材的運用,能夠武裝泅渡,在攜帶槍枝、背包、水壺、鋼盔的前提下能自救救人,還要熟練操作衝鋒舟、氣墊船、汽艇等。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