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慈雲山人多車少居民不便
蘋果日報 2002/01/01 00:00
慈雲山區居民投訴,指區內對外交通不足,其中尤以過海路線為甚,而且靠專線小巴轉乘地鐵往各區,無形中增加居民交通費負擔。
慈雲山居民鄧先生投訴,區內交通服務不足,尤其以過海路線更為嚴重,且該區近年有不少屋苑相繼落成,人口激增,惟交通配套卻未能配合,使居民大為不便。
每天少睡一小時
鄧先生表示,他每天需由慈雲山往香港區上班,但區內只有「116」及「302」兩條過海巴士路線行走,早前區內未有那麼多屋苑落成時,服務還足以應付需求,但自區內多個屋苑的住戶入伙後問題即湧現。他每天需預早個多小時起牀,以便轉乘多種交通工具過海。
鄧先生續稱,雖然區內亦有數條班次頻密的小巴及巴士路線,但由於乘客實在太多,故於繁忙時間仍出現「人龍」候車,居民要乘小巴接駁地鐵,令區內居民交通費大增。他希望有關部門可正視及改善該區交通問題。
運署稱會作調節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慈雲山的重建計劃由九十年代展開至今,該署一直有密切監察該區的交通服務情況,並採取相應的調節措施及交通安排。
該署為因應慈愛苑第三、四期及慈正邨入伙,現行巴士服務已增加班次及加派雙層巴士行走,另要求兩條專線小巴改善繁忙時段服務,且建議增加一條專線前往第一城公共交通總站。發言人強調,他們會繼續留意情況,以計劃未來的調節措施。 (一○一三一○)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