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跟大家討論過投資高息中資股要注意的東西,今日想繼續跟大家探討中資股表現。一直以來,紅籌國企股很容易受外圍消息刺激而大升急跌,相對而言,電力股的波幅較少,然而早前因為內地電力改革方案出籠,電力股大幅上揚,但高位有回吐壓力,究竟電力股前景如何呢?
從整體宏觀經濟而言,根據國家電力建設發展規劃,在「十五年計劃」的大氣候下,希望能保持每年7%的經濟增長目標,未來的電力供應量應會配合增長,以2001年為例,中國電力增長達8%,今年預計增長幅度會有增無減。
所以若從宏觀需求而言,電力股配合重組消息,被看高一線亦屬合理,而個別股份如華能國際(902)的背景及近來併購活動,表現會較其他電力股如北京大唐(991)及山東國電(1071)更佳。但是中國國企改革道路始終較為漫長,而且當中涉及很多技術上問題,因此在改革過程中,總會有些政策風險出現,因而影響股價表現,所以單是改革及合併並不足以一面倒支持股價。
電費去向左右股價
另外,國內的電力股亦不可以過分盲目看好,因為在電力供應量增加之同時,仍要面對一定程度上的隱憂,因為市場上仍有不明朗因素左右着電力股發展。舉例說,雖然原油價格現在位處低水平,但煤價仍有上升壓力,某程度上加重電力供應的成本,但這還是次要,因為國內的電費下調壓力潛在的影響不能忽視,情況就如中移動(941)及中國聯通(762)在價格下調影響下,即使預計用戶有所提升,也避不過股價下調的命運。
提及電費下調,主因是由於中國電力改革下,未來有機會實施「廠網分家,競價上網」的方案,以去年8月為例,廣東省電力集團已完成「廠網分家」的改革,輸電網絡由廣東省廣電集團負責,發電機組由廣東省粵電資產經營。假若進一步實行「競價上網」,代表各區電價將會透過競投方式來定價,由於國內電力市場仍有一定的吸引力,遂吸引更多競爭者加入市場,電費下調將會是難以避免的大趨勢,因此,電力股日後的去向,絕對取決於電費價格表現。
有見及此,已有美資大行調低中國電力股的盈利預測,所以投資者在買入這類電力股作長線投資之餘,亦必須留意整個中國電力改革的發展,切勿後知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