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由中文大學社區及家庭醫學系與賽馬會骨質疏鬆研究及治療中心合作進行,以三百四十多名沙田區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分三組進行研究,包括一組每天飲一杯由四十克奶粉沖調的牛奶,含有六百五十毫克鈣質;一組每天飲兩杯,即有一千三百毫克鈣質;以及一組沒有飲用來進行對照比較。
研究維持十八個月,每六個月跟進一次,了解學生在實驗前後的骨質密度改變。結果發現,每天補充一千三百毫克鈣的學生,骨質密度增加最顯著,每年髖骨骨質密度增加百分之七點四、股骨頸骨質增加百分之六點五、脊骨骨質增加百分之八點四,整個身體骨質上升百分之二點九。
研究人員稱,每天飲兩杯奶的組別,髖骨與脊骨骨質增長與對照組別比較,增長最明顯,但每天飲用一杯含六百五十毫克鈣質牛奶的組別,骨質增長與沒有飲用的對照組分別不大。
對高鈣食物缺乏認識
該研究認為,以往有研究顯示本港華人每天只攝取五百毫克鈣質,但以九至十一歲兒童計算,每天約攝取一千毫克鈣質(見表),攝取量明顯不足,故每天補充高鈣奶粉能有助減少出現骨質疏鬆。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陳慧賢說,兒童在成長中需要較多鈣質,以助牙齒及骨骼發展,但本港兒童一般較少注意鈣質吸收,也缺乏對高鈣食物的認識。她建議,一般牛奶每杯含三百毫克鈣質,兒童每天應飲兩杯,攝取六百毫克鈣質,並應進食高鈣食品,吸取數百毫克鈣質。
她舉例,不少食物含有豐富鈣質,包括乳酪、連骨沙甸魚、椰菜、蝦米及豆腐均是含有極高鈣質,如每一匙蝦米已含一百毫克鈣質,所以蝦米蒸蛋含豐富鈣質。至於市面聲稱高鈣食物,意指每一份量(perserving)含相等或超過二百毫克鈣質,即可用高鈣字眼。
過胖者選脫脂高鈣奶
至於是否人人都適合飲高鈣奶,她指出,應視乎兒童飲食習慣,如飲食均衡,日常也進食不少含鈣食品,則每天兩杯一般牛奶即可,但若平日較少進食含鈣質食品,則應考慮飲用高鈣奶;要是子女已屬過胖,應選擇脫脂高鈣奶,避免加鈣之餘也添加不少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