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帶旺商場,CEPA吸引外資來港,經濟復甦亦消化部份空置寫字樓,商場及寫字樓已具加租能力,純收租股希慎興業(014)上月曾搶升至16.8元,較去年底勁升40%,大市回落,又挫至14.3元,跌幅達15%,昨日又急速反彈至16.1元,可見波動之大。
希慎去年翻新嘉蘭中心商場,接近完成,重新招租,已租出90%,平均租金較翻新前上升20%,剛好遇着商場的旺勢,旗下各商場已接近租滿,受惠於自由行。
各寫字樓出租率由去年中的92%升至去年底的94%,只在穩步上升,未有明顯增長,但空置寫字樓已在消化中,特別是高級寫字樓,租務壓力已大致消除,租金將可緩緩提升。
希慎以收租為主,租金上升肯定受惠,但除騰空翻新的嘉蘭中心商場,完成裝修後可以按市值出租外,其餘商場及寫字樓均受租約限制。去年續租的寫字樓,租金仍較舊租約下跌10%以上,今年到期的租約,或許較舊租有若干提升,但受租約所限,並非全部寫字樓及商場均可加租。
當然,加租對業績貢獻甚大,所增收的租金不會有額外支出,除稅後便是純利,因而股價反應敏感,另一方面,租金上升,物業價值亦相應提升,大行紛紛將收租股資產淨值提升,也刺激股價。
希慎除於新加坡及上海有小量發展權益外,本港並無新發展計劃,年來只在改善物業質素,進行翻新,雖然翻新後或提升租值,但在翻新期間,亦損失租金收入,若繼續採取此一策略,儘管租金在上升,而業績增長亦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