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後珠三角陸沉

蘋果日報 2003/07/26 00:00


因全球氣候變暖,廣東沿海海平面正以每年一厘米速度上升,至二○三○年,海平面可上升三十厘米,若堤圍不夠高,到時珠三角有一千多平方公里陸地和海島被淹,數以百萬計的人口需要遷移。
珠三角被淹沒並非危言聳聽。來自廣東省科學院的消息指出,一項列入廣東省重大科研項目、由省內十三個有關單位、一百多位科技人員歷時八年共同參與的「海平面上升對廣東沿海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項目,其最終研究成果《廣東海平面變化及其影響與對策》報告揭示了上述結論。

廣州斗門佛山最受威脅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黃鎮國指出:「據我們預測,廣東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一厘米,至二○三○年,將上升三十厘米。海平面上升至二、三十厘米,在常人看來是微不足道,但其實際影響是相當大的。」
據介紹,海平面上升三十厘米後,最大影響的是沿海及近海地區。根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的估算,廣東沿海海平面上升三十厘米,在最高潮位下,可淹沒一千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面積的沿岸區域及島嶼,直接經濟損失可高達一千三百三十二億元,珠三角被淹的主要縣市可能要遷移的人口將達九十九萬六千四百人。而如果海平面上升一米後,淹沒面積更高達六千五百二十平方公里,部份地區所面臨的將不僅是風暴潮一時侵襲之災,而很可能是被海洋整個淹沒,就此永遠從地圖上消失。

百萬人需遷移損失千億
研究表明,未來海平面上升對珠三角主要市、縣威脅最大的是廣州市、斗門縣和佛山市。
令黃鎮國擔憂的是,海平面上升同時,珠三角的地面卻逐年沉降。他說:「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每年平均沉降一點五毫米,現在約有百分二十七的平原面積低於海平面,未來海平面上升三十厘米,將會擴大到百分四十二。」因城市的防洪標準偏低,在海平面上升三十厘米後,原來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的堤圍,可能連二十年一遇的洪水都防不了。
金羊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