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外遊前,要交出一定的存稿量,是令筆者愈來愈頭痛的問題。執筆多年,不時抱怨當股評人不是出路,卻未嘗認真談過這方面苦樂,似乎趁此空檔,可以借題發揮一下。
一般受眾的要求其實十分簡單,一個股票編號,加上目標價及止蝕位,便是一份能夠滿足8成以上受眾要求的貼士套餐,洋洋幾百字的分析內容,只不過是襯托所用。筆者曾經撰文分析永利(876)兩三次,字裏行間並無推介之意,卻已收到多名讀者的查詢,問及跟隨推介買入了,應如何回應市勢處理,明顯是沒有細閱內文分析。
筆者很明白市場的需求,所以忍手多時後也無法不東山復出,偶爾再提供一兩隻股份,否則隨時地盤不保。其實作為財經專欄,股票編號不過是非常次要的資訊,如何在千中取一的理據,才是真正值得關心的重點。
須有組合管理概念
投資分析是十分側重獨立思考的玩意,絕大部份股市中人長線計都是輸,所以跟風一定不是出路,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路數,是極其重要。筆者不敢說個人一套效用無窮,但至少算是提供了靈感衝擊的泉源,希望讀者不要甘於只是抄號碼。
另一頭痛的問題,是不少讀者對組合管理的概念模糊。筆者每個投資建議,都彷彿有人會生死相搏,雖然筆者一向強調注碼控制,亦很強調一些股票只可小注,可是卻因為有些讀者不肯細心閱畢全文,導致他們傷亡慘重,這點筆者非常過意不去,亦曾因此刻意改變風險取態,盡力去提升命中率。
其實值博率要同時衡量兩個層面:回報率及贏面。回報率低贏面高,及回報率高但贏面低,都同樣可以是值博的投資,前者不妨重注,例子是買滙豐(005),後者則隨時要有輸光的準備,好像早前推介買入恒指認沽期權。
筆者策略是值博率有利便出擊,如果自己衡量風險回報的功力不差,長期有紀律地大細注出擊,應該會有盈餘。一些讀者選擇性地孤注一擲,令運氣成數大幅提高,便變成與賭博無異,另一些讀者則腳腳七注,同樣亦可能為投資成績帶來災難。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