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貴邨叫價硬 最高獲利60萬
出售公屋轉手勁賺一倍

蘋果日報 2002/01/07 00:00


【本報訊】樓市疲弱,但出售公屋的租者置其屋計劃二手市場卻逆市勁升,去年度成交宗數是前年的十倍,除成交活躍外,放盤業主幾乎清一色必賺離場,其中錄得最多成交的香港仔華貴邨,大部分業主成功套現三十至四十萬元,利潤為購入價一倍以上。 記者:梁少珊
房屋委員會於九八年初推出首期「租者置其屋計劃」,公屋住戶購入公屋單位兩年後,即可毋須補地價把單位售予綠表申請人,首兩期合共約四萬個單位的轉售限期已經解凍。
中原地產研究部指出,二○○○年全年租置二手成交只有三宗,但二○○一年卻增至三十三宗,成交宗數急升十倍,成功轉手單位主要是位於市區的屋邨,其中有三分之一為擁有無敵海景的香港仔華貴邨,其次有六宗來自青衣長安邨。

長安邨亦受歡迎
租置物業二手成交宗數除逆市上升外,大部分業主更可獲利離場,利潤高達當初購入價的一至兩倍,其中又以華貴邨業主最好賺,單位買入價平均只是二十餘萬元,但成交價普遍可達五十至六十萬元,業主在短短兩、三年間已可套現三十至四十萬元,其中一個單位更以超高價九十二萬元賣出,業主獲利六十萬元。
另一個較受歡迎的租置屋邨青衣長安邨,去年亦錄得六宗成交,其中三個單位業主獲利三十多萬元。
由於租置計劃第二市場只限綠表申請人認購,公屋買家一般會申請房委會自置居所貸款計劃給予的首四年免償還津貼,並藉此縮短按揭還款期,務求用盡每月四千二百元津貼額。房署資料顯示,二○○○年申請自貸購買租置第二市場單位的個案只有一宗,去年則飆升至十二宗。
變相成賺錢機會
中原地產香港仔區域經理葉遠昌表示,華貴邨單位放盤一般至少賺一倍以上。他更形容公屋業主叫價「企硬」,與私樓業主不時被迫接受壓價不可同日而語,「啲業主賣親都賺梗,賺少啲都唔肯賣,比私人樓業主惡得多,但公屋放盤少,有啲富戶又情願買樓避交貴租,形成一個市場。」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經理黃良昇批評政府賤賣公屋,又容許公屋業主毋須補地價即可賣樓,等於為業主製造賺錢機會,「賤價賣樓等於迫人賺錢,重要貸款借埋錢畀綠表公屋居民買租置二手樓,為業主製造埋買家,咁你命水好,分到間華貴邨海景單位咪發達囉!」
他預期若政府繼續停售居屋及減產,將令租置計劃第二市場進一步壯大,形成居屋第二市場後,另一個公營房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