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渣」學生成績猛進 用《射鵰》教中文

蘋果日報 2005/09/01 00:00


【記者梁美寶報道】只要提升子女的學習動機,即使成績最差的學生,也可於一年內反彈變「尖子」。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年多前以沒有學習動機的中一學生作測試,放棄使用傳統教科書,改以《射鵰英雄傳》、《小王子》、《三國演義》及《非典情》四本流行書籍教授中文,結果改讀小說的學生中文成績飆升,平均分更超越程度較高的學生。
教統局委託港大教育學院於○三?○四學年,進行為期一年的「在中學中國語文課程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調查,獲政府撥款八十萬元,邀請了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及培僑中學參加,抽出四百四十六名學生作試驗,當中三百零四人成績屬全港最差,他們在測試改讀小說,屬實驗組;而餘下的一百零二人屬程度較好的學生,則仍沿用傳統教學法,屬控制組。
重燃讀書興趣
謝錫金說,該測試希望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重燃他們對讀書的興趣。他於是棄用傳統教科書教學,改以小說授課,鼓勵學生閱讀。「我哋兩個月內教完一本《射鵰》,並引導學生點睇呢本書,從而教佢哋生字、語法及思考問題等。只要令學生有番求學興趣,佢哋各方面嘅成績都會升番,有好多學生可以超越原本叻嘅學生!」
一年後,實驗組的學生成績有改善,中文閱讀理解測試成績平均分由五十九分躍升至七十五分;而控制組的學生只由平均分六十二分升至七十一分。實驗組學生在測試前每天閱讀小說及看報紙的人數,分別是近一成及三成二,但測試後分別升至近兩成六及四成八;控制組則是分別由兩成六及兩成五,增至四成八及四成五。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