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兩家大型企業合併後實力和規模膨脹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事,但高科技公司的情況卻往往例外。從60年代末施樂(Xerox)一系列失敗的收購,到1999年Excite與AtHome兩家網絡公司以67億美元合併,但最後在不足3年內拆夥的事例可見,高科技公司的「婚姻」很多時具有較大風險。
有研究指出,高科技公司合併後往往出現大規模撇帳或資產棄除,而不是增加股東利益。惠普和康柏兩家公司規模宏大,菲奧里納能否打破高科技公司無法成功合併的宿命,實在難以預料。
專門研究惠普併購康柏交易的哈佛商學院教授約菲表示,兩家公司在合併後的整合過程往往曠日持久,其間往往出現產品延遲付運、研究開發停滯以至公司發展放慢步伐的情況。問題在於,高科技公司的產品周期通常只有6到18個月,為時數月的整合期可能會令該公司喪失競爭優勢。
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奧萊尼說,公司合併後的整合期通常達12到18個月,其他競爭對手絕對有足夠時間蠶食你的市場地盤。
競爭激烈寧願冒險
除此之外,兩家高科技公司在合併後往往缺乏共同的經營焦點,也是招致失敗的重因。以Excite和AtHome為例,兩家公司整合業務後,原以為可合作無間,但最後在高層鬧路線分歧的情況下以拆夥收場。Excite在去年底以1000萬美元被賤價轉售。
不過,支持高科技公司合併的人會強調,雖然失敗風險極高,但面對市場白熱化競爭,這些公司別無選擇,寧願冒險。
在惠普與康柏合併交易落實後,菲奧里納在整合兩家「龐然大物」的業務方面將挑戰重重。惠普和康柏目前的員工人數合共13.5萬人,菲奧利納已計劃在交易完成後6至9個月內裁員1.5萬人。分析員指,惠普和康柏企業文化相異,分散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分公司和員工眾多,菲奧里納要把兩家公司拉在一起並妥善經營,相信會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