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塘炒蟹」其實是一個代名詞。這道菜可能源自避風塘的消夜小吃艇,不過食肆沿用了,與避風塘沾點邊兒,不管是否發生關係。
他們炒蟹用的蒜茸和辣椒,一下鑊,濃香四溢,刺激食慾之餘,也刺激了腦細胞,令你興奮莫名,準備廝殺。
有人吃蟹之外,喜歡用「剩餘物資」來送飯,那堆紅紅褐褐的椒鹽蒜粒,才是精華。蒜味難聞,沾衣不去,口氣也大。吃蒜須同流合污,誰獨善其身誰痛苦。
並非所有食肆都提供這道菜。較相熟的店員,告訴我蒜茸的竅門。
嚴格而言並不是用蒜茸而是尚未成茸的蒜粒,斵至細碎後,必須脫水,成為乾的「纖維」,猛火一炒才更香。
有些店號是把這些碎粒,放進洗衣機中脫水的。我們那一堆濕淋淋的衣物,在機中不消一陣已去水待乾,確是優秀的機器。不過一天到晚用來對付蒜臭,肯定不可以回復原來功能。還用來洗衣乾衣?開玩笑。
如果不是行內的相告,避風塘、洗衣機、蒜頭三者曖昧的關係,我們又怎會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