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路相逢黃福榮為大哥孤身上路

蘋果日報 2002/01/07 00:00


「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古代人,喜歡浪迹天涯,跟英雄豪傑結拜,到處行俠仗義……」一個三十七歲大男人的夢想。你也許會笑:遙不可及!他一樣在笑,笑你我的營營役役,而他,早已找到心中的英雄,兄弟相稱,結伴同行,開始他行俠仗義的路。
記者:黎頌詩
攝影:周旭文、陳穎
俠客行
追尋豪傑足迹
不少人都會在書上找到英雄,他也一樣。書的名字《挑戰死亡》,寫的是身患癌症的大陸少校,走遍全國,宣傳捐獻骨髓的經歷;英雄叫隋繼國,書中的少校;在黃福榮眼中,英雄得有情有義,浩氣干雲。「書中的一些場面,叫我很感動。好像大哥為了不破壞行程的意義,放棄去拜祭曾在中越戰爭中和自己出生入死的戰友,只在路旁摔碎兩埕酒,以祭亡魂,午夜夢迴,竟和戰友相逢。多悲涼!
「他說過:『必須做點甚麼,證明生命的價值』,我也這麼想,每次看到中國水災,我都有跑去幫忙的衝動,只是不知從何入手。看完大哥的書後,我決心追隨他,因為他做的,正是我一直的夢想。」

化身俠客
別以為他只會做英雄夢,對自己的追求,他比誰都認真。「我知他正徒步由北京南下深圳,繼續作捐贈骨髓的籌款和宣傳。於是我不停上網,掌握大哥的行程,又聯絡出版社,得到了他的電話,但竟然打了百多次,也無法接通。不等了,無論如何,我決定先上路。沒想到,在即將離港之際,電話接通了,這是緣。
「終於,我在湖南見上了,我把事先寫好、表明心迹的信交給他,開門見山,請他讓我一起走,他只說了聲『可以』。」黃福榮就這樣,開始他一直追求的俠客行。幹嗎要化身俠客?是活得太沒意義。
平凡人
活得太幸福
他說自己是個平凡人。運輸公司的東主兼司機,家庭幸福,生活無憂,一切平凡,但美好。
「一直以來,我眼中的世界很美好,中學畢業後,做過各行各業,這不是因為我不滿現狀,只是我不斷有新的目標、新的追求,自己又容易滿足,所以一件工作做厭了,便換新的。閒來吃喝玩樂,無憂無慮。」典型的香港人生活,像你,又像我,有誰會察覺到自己太幸福?偶然,讓他發現了,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一個開朗男兒,從此沉默下來,因為要想的,突然太多。
「九二年,是我思想的轉捩點。那年我獨個兒往山西旅行,看見那裏的人衣食不繼,沒有房子,只在山邊挖洞棲身,這給我很大的衝擊,我從沒想過人會有這樣的生活。更奇怪的是,他們樂天知命,活得一樣快樂。我開始想,人是否應該有別的追求?」

討厭自己
追求些甚麼?一個單純但美好的世界。「九四年我到西藏,在寺廟內遇上了一位喇嘛,他主動和我講解佛學,也問了我許多,我驚訝他對外面世界的一無所知,但也很欣賞他的單純,我嚮往率直單純的人際關係。
「我在元朗長大,小時候,村頭到村尾都一樣親切,現在富足了,但純樸不再,人人為錢奔波,很冷漠,身邊的一切突然變得很討厭,我甚至討厭自己。」單純但美好,就像他們的義舉;討厭自己,因為曾經有所懷疑。
兄弟情
互相猜忌
他曾擔心自己錯認英雄,世上哪有這樣偉大的人?兩個陌生人走在一起,大家所做的,又同樣不平凡,想多了,大概是人之常情,懷疑的,也不僅是他。「起初,雖然大哥同意讓我同行,但很多時候,大家都只是默默上路,我甚至察覺到他對我的不信任。有時他和人談至興高采烈,但一提到自己的背景,話題便戛然而止,我明白他懷疑我的來意,不想讓我知道太多。我只好識趣的走開,心想,自己的坦蕩胸懷,他總有一天會看清。」
結果,眼淚結束了一切猜忌。「和大哥走了十多天,中央電視台請他出席一個宣傳捐骨髓的節目,我們由長沙乘火車上北京,沒座位,全程站着。結果,大哥在節目中,只淪為布景板,他想向現場觀眾派發宣傳單張,那些人竟拒絕接受,他們只一心看歌星表演。我看在眼裏,很難受,就連主辦單位承諾的車資,也沒有拿到手。在回程的火車上,他哭了,他說對我不起,連累了我。看着他,我也按捺不住淚水,從不曾有人為我哭過,這大哥,我認定了!」

男人的眼淚
如果說,男人的眼淚是體現真情,這兩個男人的兄弟情,也實在率真得可以。「相處了幾個月,除了在羅湖道別時大家抱頭痛哭外,我們也曾因為誤會而一起流過淚,一次是因為我阻止他喝酒而爭執,一次是他因為別人的說話而懷疑我留在他身旁的動機。向我大發雷霆,是他沒有掩飾自己的感情,我也一樣,我會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到最後,都是大家又哭了起來,哭過後,感情又更深厚。」
今天,本來沒哥哥的黃福榮身旁多了位哥哥,而這位哥哥,更是他敬仰的「英雄豪傑」,也是他「行俠仗義」的動力泉源,「要是有天他要離開,我不知自己能否再撐下去,我想,那會是失去至親的痛。」



踏征途
今年的元旦,他又匆匆踏上征途,只因要趕及在四月一日徒步到達北京,去年這天,正是他大哥在北京起步南下的日子,他要給這個由大哥開展的步行籌款義舉有個美滿的終結。可惜,大哥再次病發,可能無法和他會合,他得獨自上路。人家稱他是勇士,說他為血癌病人請命,傳媒追訪他,他卻說,自己的動機很簡單:助大哥一把,把未完的事情做好。
「其實我有點怕應付記者,一方面,我需要輿論去爭取更多支持,但我又怕錯誤的報道給我們的行動留下污點,很矛盾。」慶幸的是到現在,所有有關報道,一樣正面。不管城市人多冷漠,平凡的大多數,總願意去成就一個現代俠客故事吧!然後是,一大群傳媒,簇擁着勇士起步……
善款四千多,是否太冷漠?
2002年1月1日
晨曦的尖沙嘴,狂歡後滿街狼藉,黃福榮的「白血紅心行動──延續篇」就在這裏開始,為香港和中國的骨髓捐贈籌款。雖然街上那些還沒有瘋完的人,對這邊廂的熱鬧依然不感興趣,但黃福榮還有一眾親朋的支持。問到籌款目標,他笑說:「至少還有我和姐姐的捐款。」

2002年1月5日
黃福榮身在東莞,幾天下來走了百多公里,腳上的水泡已長了又破,破了又長,他說有時痛得想退縮,但他深信可以堅持到最後。只是路上不太順利,支持太少,幸好還有大哥每天的慰問電話,鼓勵他堅持下去。至於善款截至上一個工作天(1月4日)就只有四千多,是我們真的太冷漠?

現金捐款:
恒生銀行帳號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帳號580-198836-001
查詢電話:299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