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星期二,假期,所以老以為那天是星期日。
上海的朋友打電話來,「勞動節,有什麼節目?」
「勞動節」能有什麼節目?在香港,人人知道五月一日放假,但你去問香港學生是什麼節期?肯定有人答不出是「勞動節」。
「勞動節」,在香港是一天假期,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就算在大陸,「勞動節」也只是另一個「黃金周」,沒有其他意義。
從前的「勞動節」的成份複雜一點。在社會主義國家,會舉行慶祝遊行,在資本主義國家,會出現爭取勞工權益的抗議遊行。
前者的規模很大,那是一個指定的大型節日慶祝活動,全世界共產主義陣營的國家在這一天都鋪天蓋地大遊行,像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裏就描述過,他將「勞動節」的大型慶祝活動非常精闢地歸納於兩個字:媚俗。
至於在資本主義國家裏,由一些勞動組織搞的抗議遊行,規模就小得多,五月一日「勞動節」,不過是個由頭而已。勞工組織的頭頭們,總也要找個由頭表現一下的。當然,他們也脫不掉「媚俗」的干係。
俱往矣!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都不為「勞動節」搞慶祝大遊行了,這一天,或許有些追討工資、抗議下崗的零星抗議,淹沒在「黃金周」洶湧的消費潮裏。「勞動節」,其實已經質變死掉了,因為世界上崛起了一個最大最犀利的資本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