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鐵因為不願工程延誤,而補錢一億元予西門子公司事件,引發一場大風波。一億元在整個工程只佔百分之零點二,但卻是九鐵要求加價後整個年度收益增加的總和。是多是少,其實只是數字遊戲,隨後主席田北辰召開記者會透露,九鐵管理層向他證實,類似西門子一類要額外撥款的西鐵工程補充協議達二十七項,涉及十八份合約,涉款十五億元以上,佔西鐵工程總額百分之九點二。
相信楊啟彥這次難逃一劫,將要負上失職的惡名請辭。楊啟彥是強勢人物,官拜局長級(回歸前是司級),曾經是「心戰室」成員,也是陳方安生的師兄,因為不高興被陳方安生爬頭升級,做不成布政司而提早退休到私人機構發展,性格剛烈及具才能,當不在陳方安生與曾蔭權之下。他升不上布政司之位,當年還有一段小插曲。據廉署執行處前副署長徐家傑在立法會的調查中透露,楊啟彥當年曾被廉署跟蹤,發現與新華社官員飲茶吃飯,對英國人的忠誠有問題。
政府信任已失
楊啟彥自恃資深及人脈關係廣,相信得罪了不少人。去年中,九鐵與環保署的官司,相等於兩個政府部門在用公帑打官司,花費了數千萬元的律師費,早已惡評如潮,傳媒不停報道九鐵是退休高官的俱樂部。昏庸如董建華,亦總得做點事情,以證明中央選他再連任是合理的。為何在眾多政府與公營機構的高薪昏庸者之中,偏偏選中這位「眾望所歸」的楊啟彥,這只能留待楊啟彥自我反省了;但他行事專橫,樹敵太多,肯定是主要因素。
田北辰入主任九鐵主席,政府對楊啟彥的信任及支持已失。聰明的,他應該主動求去,以保後名,現在只能充當董伯連任立威的祭品了。
以法而論,這事其實一點也不複雜。有關工程西門子若然未能按計劃履行,是悔約,則九鐵自然可以終止合約而另覓工程公司延續,甚而追究損失,要求西門子賠償,就算因為被迫更改合約補錢,以免工程延誤,這是一種威迫(Duress),按合約法原則,威迫之下簽署的合約,可以無效,九鐵就算已經付款,原則上可以在工程完成之後六年之內追討,要求西門子退還威迫之下加收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