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 - 陶傑

蘋果日報 2007/10/27 00:00


中國召開高層大會,事前放出風聲,透露五年之後的繼承人選。
風聲吹出來,台上的繼承人選,立即多了一個,據說是另一派系,攔腰另推出一名,王儲出了雙胞,引起傳媒一片好奇。
原來大熱的這位五十多歲的年輕人,在台上坐着,沒有什麼表情。他一定覺得很寃:幾個月來,他沒露過臉,沒說過半句話,像提攜他的那位前輩一樣,學會了不顯山不露水,哪知道風聲走洩,還是給整弄了那麼一下子。
這就叫做「鎗打出頭鳥」。中國人社會之殺機四伏,就像這位年輕人一樣──他本來離人群遠遠的,頭俯得低低的,嘴巴縫得密密的,可是在他背後,有人竊竊私語指指點點:他是個人才呀,這個人不是池中物呀,將來他一定能這個那個呀……
這些人沒有誹謗,也沒有說你的壞話,他們在讚許你,說你的好話,想低價入市,先擦擦你的鞋,你明明動也沒動,一句話也沒說,但無端端暗中忽然像雨後長蘑菇一樣,多了許多敵人。
背後的議論越多,敵人越多,因為這是一個心智殘障的變態社會。中國人以鎗打出頭鳥為一種消磨生命的娛樂,這位年輕的中國人,寃枉的地方,在於他明明沒有出頭,他已經把頭俯得很低,他一心一意在裝孫子,他已經知道他降生的這個國家人情世態之陰暗險惡,而且他還是權富一方的話事人,但還是逃不過規律。
忽然間,另一派推出另一個來,中國人很懂得自欺欺人,說這是「競爭」,這種社會,三千年的歷史早已證明:只有綿長不絕的鬥爭,哪有「競爭」這回事?兩名對手,像麥當勞和BurgerKing,像廸士尼和海洋公園,像白高敦和金馬倫,可以公開派單張,可以光明正大,宣示他們不同的主見,推銷不一樣的貨色,可以由公民投票決定,這叫做競爭(Competition)。
當然,如果說謊的本能很深層,喜歡騙人,也騙自己,把中國宮廷鬥爭說成西方的市場競爭,當然,這是一個民族的內政,亦未嘗不可。一個國家為什麼出不了第一流的人才,為什麼其「精英」總是同一款西裝、同一樣的領帶、講話結結巴巴,永遠要唸講稿,其歷史為什麼有那麼多指鹿為馬的黑暗典故,從岳飛、文天祥、袁崇煥到什麼六君子,其悲劇千百年哭哭啼啼的說不完,必有一個科學的道理。
這種社會,有一種「生命內耗流產」的自然機制,牠的肚子裏,生殖器官之間,有一種排斥胎兒的奇怪病毒,能分辨出誰將會出頭,誰將是一個所謂優胎,各個蠕動的器官,分泌病毒,努力把這個嬰胎搞掉,真是一種奇怪的異形生物,當真是:奇、奇、奇!人生在世,能目睹這種生態,也不枉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