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馬力拓航運挑戰港星

蘋果日報 2002/01/21 00:00


泰國和馬來西亞都積極在經濟不景氣中尋求出路。泰國首都曼谷第二個國際機場上周六奠基,希望成為東南亞航空樞紐。馬來西亞則計劃擴充各港口,挑戰鄰國新加坡的世界第二繁忙貨櫃港地位,甚至進而挑戰香港。

泰新機場年可接待億人
泰國國王蒲眉蓬上周六為素萬那普機場的客運大樓奠基。這個位於曼谷市區東南三十公里的新機場,經過四十年的籌劃和爭議始動工,興建費約三百九十億港元,預計在二○○五年啟用時,每年可處理三千萬人次旅客和一百四十六萬噸貨物,更可在其後五年擴充至每年可處理一億人次旅客和六百四十萬噸貨物。
現時,東南亞各國激烈爭奪區內航空樞紐地位,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新機場在九八年啟用,新加坡的樟宜國際機場亦正興建第三座客運大樓。曼谷現有的廊曼國際機場雖是東南亞最繁忙的客運機場,但每年處理二千六百萬人次旅客,已接近飽和,新機場可助泰國保持航運競爭力。
根據「國際機場協會」的排名,廊曼機場是去年上半年全球第二十二最繁忙的客運機場,更勝排第二十七的新加坡樟宜機場,而香港赤鱲角機場則排第二十,是亞洲第二,居日本之後。

大馬擴充港口打壓海盜
另方面馬來西亞也雄心勃勃。台灣的長榮海運上周決定將其東南亞中轉中心,由新加坡遷移至大馬柔佛州的丹絨柏樂巴斯港後,總理馬哈蒂爾隨即宣布政府計劃擴充各港口,運輸部長林良實更揚言要挑戰新加坡的世界第二繁忙貨櫃港地位。
馬來西亞船運聯合會主席穆蒂亞表示,現時將大馬和世界第一繁忙貨櫃港香港比較,並不實際。但他指出,政府現時致力擴充丹絨柏樂巴斯港和吉隆坡附近的巴生港的設施,加上收費較便宜,大馬實有潛力成為世界第一,現時亟需克服的,是馬六甲海峽的海盜問題。

港謀成為世界物流樞紐
香港現謀求結合珠江三角洲的生產力和本港的航運,令香港成為世界物流樞紐。特區政府除在去年底成立物流發展局,亦計劃發展連接珠三角的基建,機場也正研究與內地機場合作。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