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機工程行政總裁陳炳傑接受訪問時說,該公司預期,隨着航空業好轉,今年香港基地維修可出售140萬工時,較02年微增1.4%;廈門第三個機庫去年投入服務,今年可望出售195萬工時。
維修事業勢聚亞太區
陳炳傑坦言,93年在廈門設廠,主要因為當年香港通脹逾10%,需要在成本較低的地方發展,99%生意來自海外航空公司。現在擴充內地市場,正是基於市場需求增加。他說:「歐洲人工偏高,人口老化,航空維修事業將集中在亞太區發展。」
因此,該公司正物色地點建新機庫。新機庫選址,要顧及地理、天氣及航空公司的航線,計算航空公司往來機庫的耗油量及航程,還要跑道及土地配合。
他透露,在廈門設廠前,曾到深圳、珠海、廣州、菲律賓及越南進行考察,暗示以上地點不適合。近年旅遊及商貿發展迅速的上海雖在考慮之列,但他擔心,上海成本上漲,逐步貼近香港。
內地機庫確實擁有低成本的優勢。廈門飛機工程年初與波音合作,把747-400客機改裝為貨機。在廈門進行改裝的費用,只是波音廠的五分之三。
改裝飛機的收入略高於維修工程,但該公司需為每條改裝生產線,額外投資1950萬元添置設備,長遠有兩條至兩條半生產線負責改裝工程。廈門廠現有3個機庫,可處理6架廣體飛機,第4個機庫於06年落成後,增至8架。
承包飛機零配件管理
為了增加收入來源,港機開始承包航空公司的飛機零配件管理,陳炳傑說,首宗生意是為國泰航空(293)管理空中巴士A340-600飛機的零配件,目標是做到航班技術管理,按飛行時間向航空公司收取零配件、維修及工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