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有車死狗的煩惱 - 鍾偉民

蘋果日報 2003/05/22 00:00


做了死狗,用來接送親友的私家車,忽然成了最大的負擔;房子是不動負資產,汽車就是流動負資產。
停車場,故意供不應求,做獨巿的,時租,月租,貴得喪盡天良;月來,除了深井等由「問心無愧」地產商經營的停車場,時租都稍為回降;有些商場,購物滿一定數額,泊車免費;有些,不管購不購物,任泊兩小時。
死狗添,他掌握全港大小停車場收費資料,不時更新,每回「出車」,只到免費或者廉價的停車場,載家人朋友到那裏去喝喝茶,玩兩三小時,可省泊車費近百;每天省一百,一個月就是三千。除了省泊車費,他一個人不開車,搭巴士;死狗添二十年來沒搭過巴士,搭了幾天,讚歎:「原來搭巴士,是這麼舒服的!」這種「舒服」,來得急,也來得無奈。
香港的汽油費,幾乎是澳門的兩倍,是大陸的不知道多少倍,就算找到免費停車場,要開到那裏去,汽油費,還是省不得的終極開銷。死狗期,分初期、中期和末期,每頭死狗,歷時長短不同;死狗添屬「初期死狗」,這個「初期」,長達兩年,原因是:一、他偶然有進帳;二、老婆沒有失業。初期死狗多能保有自己的私家車;中期會考慮賣車;末期,車都當廢鐵賣,斷絕相關的龐大開支了。
這種情況,跟澳門中等收入的家庭大不同,澳門人兩夫妻都上班的,一般有兩輛車,泊路邊,不少地方是免費的,停車場時租一到三塊錢,月租數百;汽車入口稅低,結果不少人既有私家車,也有摩托車,因應需要和路程使用,或者濫用;澳門的車,多得不斷污染環境。
港人開車,有時候,是確有需要的;港府其實可以為有車死狗做點事,可惜,我們的梁錦松,他只關心自己甚麼時候買車,可以省點錢,只要特首繼續發爛渣,繼續包庇,他永遠可以擁着國寶,開着凌志,告訴大家:「現在不是做任何事的時候。」《不做死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