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箱已經有四十年歷史,原意是接收因主人無力飼養而被迫放棄的貓兒,但愛護動物協會指出,貓箱助長了主人對寵物「始亂終棄」的態度。
僅兩成被領養
該會副執行總監PaulineTaylor說:「主人們沒有想清楚,遇上問題便把寵物丟進貓箱,被遺棄的動物無奇不有,除了貓狗,還有白兔、龍貓,連馬騮也發現過,我想現在是時候向貓箱說再見了。」
愛護動物協會檢核監督關澤科目睹過不少貓箱內的慘況:「好多主人好唔負責任,我哋喺貓箱見過一隻拳師狗,瘦到好似排骨精咁,想像唔到個主人點對佢,一係就唔好養啦,放佢出街都搵到啖食吖!」PaulineTaylor說,大概只有一、兩成被遺棄動物獲得善心人領養,其餘都要人道毀滅:「我們不想外間誤會,說愛護動物協會是不人道的機構。」
現時全港有七個貓箱,分別位於西環、赤柱、中環、屯門、筲箕灣、旺角及青衣。PaulineTaylor說,愛護動物協會將於今年三月,首先移走赤柱的貓箱,及至明年完全取締所有貓箱後,即會停止收容市民帶來的遺棄動物:「我們也擔心這樣做會帶來更多的流浪貓狗,沒有貓箱,主人可能會隨街丟棄寵物,所以我們正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商討解決方法。」
建議發牌管制
愛護動物協會建議政府立法管制飼養動物人士,要求他們必須持有牌照才能飼養動物,確保市民對養貓養狗有基本認識及能力,免致他們買了動物回家才發現無力飼養。
愛護動物協會亦會成立一支社區關係隊伍,派出專人接見有困難的主人,協助他們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