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商傳注入 擴內地貸款市場
工行亞洲擬辦兩岸匯款業

蘋果日報 2002/02/25 00:00


【本報訊】中國工商銀行(工行)行長姜建清表示,爭取將旗下中國工商銀行亞洲(349)(簡稱工行亞洲),發展成海峽兩岸「一條龍」式滙款清算功能的銀行。至於市場流傳工行擬將直接持有的深圳華商銀行權益,注入工行亞洲,姜氏則拒絕置評。另外,工行亞洲又研究在配合內地法規下尋求突破,盡快為客戶提供人民幣、港元兩種貨幣供款的內地樓按服務。
工行亞洲上周公布2001年度業績,較市場預期佳,其中得力於母公司工行的支援。姜建清接受訪問時稱,工行亞洲下一步的發展將是建立中港台合作軌道。他認為,若這合作軌道順利接連,希望在兩小時內能完成兩岸滙款服務,此舉非常有利於促進內地及台灣商貿活動。

發揮滙款清算功能
較早前,工行亞洲行政總裁朱琦往台灣拜會15家主要銀行,游說有關銀行使用該行的滙款及清算系統。姜建清表示,台商在國內商貿投資活動頻繁,只要台資銀行及內地銀行都在工行亞洲開立帳戶,該行便可發揮連接兩岸資金的功能,提供滙款服務及清算功能,現時已有數家台資銀行在該行設立帳戶。他相信有關業務的市場增長潛力很大,期望滙款服務收益能在今年內進一步擴大。至於工行會否尋求機會,策略性入股台資銀行,他則不予置評。
現時兩岸的滙款,每年進出金額估計超過100億美元。去年底工行亞洲推出了「滙款通」服務,只需半天即可滙款至廣東省工行分行。
另外,有消息說,工行其中一個研究項目,是將其持有之內地合資銀行深圳華商銀行權益,注入工行亞洲。
雖然深圳華商資產規模不大,但若獲批准,透過增大資本,可作為工行亞洲拓展內地合資企業貸款的橋頭堡,更可配合該行開闢內地台商客源的目標。
姜建清表示,工行確持有華商絕對性控股權益。但是否考慮把權益注入工行亞洲,他則以事情未經確定,不便評論。

大陸樓按港元供款
93年成立的深圳華商,由工行、香港華人銀行及中旅集團共同出資籌建,是合資股份制銀行,註冊資本為3000萬美元,截至2000年底該行資產總額為2.55億美元。
不過,據悉華銀已出售股權予工行,工行現持有華商大部分權益。
此外,工行亞洲也會盡快推出國內樓宇按揭服務。姜建清說,雖然法例規定境外人士內地置業以外幣交易,但若以當地房屋作抵押品,當局會否有突破處理仍在研究,若能配合法規,該行會提供人民幣或港元兩種貨幣供選擇(前者由工行提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