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治港成績似是而非 - 盧峯

蘋果日報 2002/01/29 00:00


任何尋求連任的領導人都免不了檢視任內的成績,藉此說明自己並沒有辜負人民的重託,並爭取人民再接受及支持他連任。例如一九三六年時羅斯福總統(FranklinDelanoRoosevelt)在紐約發表競選連任演說就不忘高舉他的「新政」(NewDeal)成就,表示他過去四年的任期已令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從破產、失業、失望的泥沼中爬出來,並重燃對未來的希望。他並說:「人民的希望已成為我們的成績。」`Theirhopeshavebecomeourrecord'

破壞法治制度
特首董建華先生現正尋求連任,當然也免不了標榜一下過去五年的成績,只可惜他不僅沒有像羅斯福總統挽救經濟狂瀾的驕人成績以爭取人心,即使他自己在選舉文化中臚列的七項成績也大都是似是而非、言過其實,並沒有多少說服力。
例如他在文件中宣稱,自己的第一項成績就是落實了一國兩制、有力保障了市民的各項基本權利。但是從人大釋法以至董先生針對法輪功的言行來看,董先生實在為一國兩制埋下了很大的憂慮,令本地的獨立法治制度開了一缺口,這怎能說是落實了一國兩制呢?至於他在毫無證據下一再「殺氣騰騰」的指摘法輪功是邪教,更不能是「有力保障市民的基本權利」吧!
此外,董先生說在他管治下,香港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有效維護市場主導及公平競爭等更是難以令人信服的說法。要知道香港各階層市民為金融風暴付上了沉重的代價,不少市民到現在仍在苦苦掙扎中;而且跟亞洲其他小龍相比,香港的復原也較慢、較遲,怎麼能說是成功呢?更讓人不安的是過去五年中,特區政府一再不按既定程序把工程或某些發展項目批予個別財團,例如數碼港項目就是最佳例子。這樣的做法怎能說是維護公平競爭呢?

中央功不可沒
也許董先生最實在的成績就是令香港跟內地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令港人對中國的態度有了正面的改變。不過這樣的結果除了董先生的努力外,中央政府堅持開放政策、強化與港人溝通也是功不可沒的。
儘管董先生拿出來的「成績表」毫無說服力,但在現時小圈子選舉制度下,他不僅可以順利連任,更極可能在無對手挑戰的情況下連任;港人除了無奈接受外,只能期望五年後的成績表不會再跟這次一樣惡劣。
(圖)董建華並未完全落實一國兩制,人大釋法與對法輪功的指摘是明顯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