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旅業仍是旺丁不旺財

蘋果日報 2002/01/29 00:00


去年全年訪港旅客達一千三百七十二萬人次,創出新高。在「九一一事件」打擊下,九、十月人數一度大跌,其後兩個月則強勁反彈,結果整體增幅達五點一巴仙。旅遊業已被政府列為重點發展一環,因為訪港人數增加,對零售、酒店及飲食業,均有即時刺激,對就業有幫助。去年在「九一一事件」後,訪港人數仍大幅增長,無疑是好消息,不過,由於只有訪港數字而未有遊客消費數字,同時據報去年訪港的遊客,「過夜」的大幅減少,這個趨勢,亦值得大家留意。
「九一一事件」打擊全球旅遊,主要是美國人減少外遊。事實上,在恐怖襲擊之後,美國航空業陷入空前危機,本土旅遊亦萎縮,遑論出國旅行。猶幸布殊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向航空業大量注資,將局面穩住。

旅客增長喜出望外
此外,各大航空公司為刺激美國人乘搭飛機,除了大幅減價外,亦提出向親友提供免費來回機票,希望美國人再次乘搭飛機,消減「九一一事件」陰影。由於美國各大航空公司的市場推廣策略凌厲,加上空襲阿富汗於短期內奏捷,美國的航空業雖仍屬慘淡經營,已比預期中為好。
香港方面,在「九一一事件」後,旅遊局曾將旅客增長率降為零,相信這是根據業內人士提供的資料而作出。現在有五點一巴仙增長,當然喜出望外。不過,正如我們剛才所說,美國旅客固然因「九一一事件」而大幅減少,同時受港滙高企影響,台、日及歐洲旅客亦有輕微跌幅,加上中國入世成功,經港轉入內地而不過夜的旅客則增加,所以支持旅業的最大來源,仍是內地旅客。由於撤銷香港遊限額,相信今年仍可維持一定增幅,至於消費額則甚難估計,以珠三角的經濟環境,具消費力的旅客為數不少,同時逗留時間較長,對收益相信有幫助。但另方面,對台灣及東南亞旅客言,他們的目的地只是內地,因此逗留時間甚短,可能屬旺丁不旺財格局。
巫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