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蘋果樹下:龍 孽 - 俞曉群

蘋果日報 2014/04/26 00:00


今人說龍,一般認為它是祥瑞,其實也不盡然。如果龍出現時機不對,也可能成為不祥之兆。《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篡漢期間,有訛言稱有黃龍墜死在黃山宮中,許多百姓前去觀看。術士認為,這對漢代復興是祥瑞,對王莽卻是大惡之兆。所以當龍現身時,不能盲目樂觀,正所謂「瑞興非時,則為妖孽。」
《史記.周本紀》載「幽王寵褒姒」故事,即起於龍孽出現。那還是在夏代衰亡時期,有兩條神龍出現在皇宮上,他們還說:「我們是褒國二君王。」面對這種情況,夏帝請人占卜,是殺戮、驅趕還是拘捕它們呢?得到結果都是不吉;但是如果將龍涎收藏起來,即為吉。他們遵此而為,兩條龍留下涎沫,飄然而去。他們將龍涎收入一個匣子中。夏代滅亡後,這個匣子傳給殷周,歷經三代都未開啟。到厲王末年,其打開觀看,結果龍涎流到皇庭上,清除不掉。後來又化作一隻黑色黿龜,進入後宮,使一位還是處女身之宮女懷孕。不久這位宮女生下一個女孩兒,因為懼怕,宮女將其拋棄。幾經輾轉,這個女孩兒來到褒國,又被褒國人獻給周幽王,即為褒姒。最終褒姒擾亂朝綱,害得幽王被殺,周代衰亡。《漢書.五行志》將周代滅亡之根源,歸於夏代末年那兩條神龍故事。顯然褒姒身世,與它們留下之龍涎有關。正如劉向所言:「夏后季世,周之幽、厲,皆悖亂逆天,故有龍黿之怪,近龍蛇孽也。」
在五行占卜中,龍孽出現是大事件,被歸於金木水火土同時變亂,一道逆天,導致「皇之不極」狀況。當然龍現身時,其表現不同,預示災難也不同。如果天空或江河中見到幾條龍在爭鬥,說明政令不明,眾心不穩;如果龍突然在宮廷中現身,說明大臣犯上;如果龍出現在水井中,說明有德之人遭幽禁或執殺;如果井中所見為黑龍,又說明行刑暴惡。《晉書》記載,三國曹魏時期,神龍現身都是在井中,預示着當時政局險惡,每每出現幽禁宗室王侯事情。高貴鄉公曹髦還寫過《潛龍詩》。
因為龍為虛構之物,所以古時記載龍現身,經常是訛傳。比如劉邦稱帝時,他認為漢代對應五行中水,水對應黑色,所以開國皇服為黑色。漢文帝時,新垣平等人說不對,有人看見天上出現黃龍,空中還降下五彩杯,說明漢代應該對應土,穿黃色服裝。不久證明新垣平是假造天象和祥瑞,遭到誅殺。再如《後漢書》中有一則故事寫道,漢桓帝時,巴郡有傳言見到黃龍。郡主想上奏皇帝,官吏傅堅反對。他說:「時,民以天熱,欲就池浴,見池水濁,因戲相恐,『此中有黃龍』,語遂行人間。聞郡欲以為美,故言。」書中還解釋說,當帝王政治衰缺時,經常會出現此類瑞應之傳言。
所以說,我們切不可以輕視古人,史上實在不缺乏明主。《魏書》記載:「前廢帝普泰元年四月甲寅,有龍跡自宣陽門西出,復入城。乙卯,群臣入賀,帝曰:『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但當君臣上下,克己為治,未足恃此為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