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誠的英語說得實在好,帶着bookish味道的那種好,不是在英國美國長大的中國孩子說的地道英語的那種好。他的英語是準確,不是順溜。我住倫敦那時期有個北京去的同事老嚴滿口正是這樣的英語,一聽馬上聽出是外語學院裏苦聽教材錄音帶苦練出來的腔調。我常說老嚴連聲音都像英若誠。
學問該是淵博的,北京演藝界大伙都稱呼他「英大學問」,我那位北京朋友說偏偏有些人咬定英若誠比不上他祖父和父親:「差遠去了!不就是會演戲嘛!」那是世俗瞧不起演員的偏見。我留意的倒是英先生流露的那股旗人的百年孤寂,文革關了三年多,關押的第一夜把鞋捲在脫下來的長褲裏當枕頭沉沉睡了一大覺。他也許也像溥儀那麼難受,淨做不願意的事情,包括演戲。
(圖)俞曲園隸書扇頁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