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聖誕快樂 - 陶傑

蘋果日報 2005/12/24 08:00


然後是火雞和聖誕餐,家裏的聖誕樹,街頭的聖詩班。被窩裏的那份童夢的暖和,漸漸浮現了主題:愛心和團圓。桌上的明燭,街上的積雪,呵在玻璃窗上的一團霧氣,窗台上的一盆鬱艷的聖誕紅。
在暖和的樂欣之中,忽又有一絲淡淡的驚怖,長大到十二歲,已經愛上閱讀,有什麼比在聖誕夜讀狄更斯《聖誕述異》的鬼故事更加令人悲涼?這是稍通人事的年齡,方始明白人生的願景:白茫茫的雪花築成一座死亡的水晶宮,一切歡欣是短暫的,除非領悟節日裏肅穆的意義:兩千年之前,因為一個在馬糟裏出生的聖者救贖了這個世界,方帶來了這個悲欣交集的節日。
十二月二十七日之後的幾天反高潮過後,是除夕和新年。聖誕和新年,是一對冰雪一樣的姐妹,期盼和慶祝,亙綿長達一月,聖誕前的購物,只是一個最世俗的開始,心情漸入圓融和神聖的勝境洞天。
幸好全因為這個節日,世界文明由一個自由和歡欣的文化來主導,而不是其他。懂得怎樣過聖誕的國家,不必天天嘶喊要什麼「和諧」、「穩定」,聖誕節的人文宗教精神,就是一座文明殿堂斑駁蒼老的樑柱,在貪婪和自私的原罪之上,尚有寬容和分享。
聖誕不是只為「消費」而設的,更遑論傳到遠東的一個殖民地,平安夜成為少女失身的屠宰犧牲節。在一切仇恨、詛咒、謊言、殘殺的煉獄之上,幸好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從遠方會傳來一陣聖誕鐘聲,令人歡欣而安慰:邪惡終究不可以戰勝公義,仇恨終將由愛心戰勝。
幼稚的西方知識份子,出於恐懼的自律,創造所謂的「假日快樂」,他們不敢承認一個永恆的英名。今天,在地球村裏,我們要勇敢地說:聖誕快樂、聖誕快樂、聖誕快樂,把那一點點虛偽和愚昧用笑聲來淹沒,燭光送暖,福音兆祥,在寒冷的日子,且莫悲傷,一盆鬱艷的聖誕紅開放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