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世衛報告:每周工時超過 55 小時 造成 74.5 萬人中風及心臟病死亡

立場新聞 2021/05/17 10:34


周一刊於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的世衛報告指,每周超過 55 小時的長時間工作嚴重危害健康,單在 2016 年已造成全球逾 74.5 萬人出現相關中風和心臟病而早死,數字比 2000 年增長近 30% ;這趨勢更可能因武漢肺炎 (COVID-19) 大流行而進一步加劇。
世衛環境、氣候變化與健康部主任 Maria Neira 表示,希望這次發現可推動各國採取更多行動,為工人提供更多保障。
如果以每周五天工作計算,每天工作超過 11 小時,即被世衛定義為長工時。
該個由世衛和國際勞工組織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進行的聯合研究表明, 72% 因長工時早死的是中年或以上年紀的男性;但報告強調該些健康危機並非即時出現,而是要累積一定時間,例如數十年時間,在年紀稍大時才會造成影響。
報告又顯示,生活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包括中國、日本和澳洲的人受到的影響最大。
總體而言,該研究分析了 194 個國家與地區的數據,指出與每周 35–40 小時的工時相比,每周工作 55 小時或以上可增加 35% 的中風風險和 17% 死於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
雖然研究只涵蓋了 2000–2016 年的時間,並無包括 COVID-19 疫情期間的工時問題,但世衛表示,遙距工作激增和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放緩亦可能增加了相關健康風險。
世衛估計, COVID-19 疫情可能導致工時增加的趨勢,全球至少有 9% 人至少每周工作 55 小時或以上。
Neira 指,世衛將會根據研究尋求改善工時政策,並建議各國執行禁止強制加班的法律,確保能限制民眾工時;另外員工亦應共享工時(share working hours),以確保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 55 小時。
世衛技術官員 Frank Pega 表示,為每周工時設上限對雇主也有益的,因為這已顯示出可提高僱員的工作生產力。
報告:
Pega, F., Náfrádi, B., Momen, N.C. & et al. (2021).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ttributable to exposure to long working hours for 194 countries, 200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WHO/ILO Joint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available online 17 May 2021, 106595. doi: 10.1016/j.envint.2021.10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