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香港人的聖誕 — 問香港往何處去(四)

立場新聞 2021/12/28 16:58


與往年被疫情籠罩的心情不同,今年香港人的過節氣氛濃厚得多,尖東海傍至碼頭一帶很墟冚,而且看不到外來遊客蹤影 — 趁熱鬧者同聲同氣,做遊客生意的名店就拍烏蠅 — 堪稱過了一個多年沒試過,真正屬於香港人的聖誕節。
香港是個超巨型商場
防疫措施下,遊客絕跡,對香港經濟民生的長遠影響仍有待觀察。自由行促進經濟,但過去多年,同時令尖沙咀這些旅遊熱點「客家佔地主」成常態。市民踏足其中,有若置身外地,部分人甚至抗拒前往遊客區,社會慢慢滋生對外來者的厭惡感。
作為旅遊城市,不單在前線做銷售,連市民都被教育到要對財大氣粗的顧客忍氣吞聲。劉華十多廿年前那句「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唔夠㗎」,最具代表性。在管治階層及其背後的地產利益集團眼中,香港只是一個超巨型的商場及主題公園,業績最緊要,銷售額越高越好,但畸形經濟結構造就大地主吞噬社會主要的收入和財富 — 政府庫房也從賣地及相關稅項中獲取巨額收入,得以維持低稅制的神話。甚麼顧客永遠是對的,是唾面自乾的現代版本。幾橫蠻無理都好,都要忍,都要笑臉迎人,由工作場所到社會環境都異常扭曲,生活指數飆升,貧富懸殊加劇 — 經濟學者卻玩數字,聲稱情況沒惡化。旅遊經濟的得益一天比一天少,市民心中的怨恨,結合政治的不滿,終於在十年前左右,引發連串衝突,變民粹主義的催化劑。
水貨客經濟益了誰,害了誰?
本土文化興起,社區的宜居問題卻乏人問津,相信是太離身之故。畢竟一個社區怎樣算做宜居,宜居有何組成部分,須符合哪些要求,涉及跨學科的知識,一般人未必有興趣、時間和心力琢磨。就算有理論上可行之法,但如何付諸實踐,牽涉的範圍更廣,技術性障礙更多,這會進一步削弱公眾循此途思考下去的誘因。相反,社區內發生有切膚感受的摩擦或衝突,很惹火,很容易一呼百應,瞬即成為熱爆新聞。以上水為例,備受水貨客困擾,居民對市容受損、街道受阻、出入被旅行喼碰撞之不滿,累積多時,早已到達臨界點;執法部門又放軟手腳,群眾的憤恨,慢慢便轉化為蘊含巨大政治能量的議題。
掃蕩無牌小販,執法部門不遺餘力,對阻街的水貨客卻愛理不理,背後有何因由,不見有人深究。當輿論指向水貨客,指向搶購奶粉等物品的大陸客,從走私活動中獲取暴利的連鎖集團及商舖業主,便不會成為被重點招呼的對象。生意滾滾來,租金月月升,服務街坊多年的小店無法做得住,社區的正常功能一步步被摧毀。看見自己充滿感情的社區面目全非,當然又增添社會的仇恨。
社區作為健康的生態系統
健全的社區以人為本,當區居民的生活需要,須得到充分照顧。在這個前提之下,專攻自由行的藥房數目理應設上限,連鎖店在社區的市場佔有率亦然,不能假自由市場之名任地產玩家為所欲為。那些經營多年,一心服務當區居民的民生小店就更應該受到某種法例保障。這無疑會令擁有商舖的人的業權受到制約,主流經濟學者及市場人士必然反對 — 類似情況有本土研究社建議政府限制私樓單位不少於 260 呎,港台要平衡報道,便引述某納米樓業主的講法,聲稱這類單位有需求,政府不應該干預自由市場云云。其實設限有很多可能性,涉及不同利益的考慮和取捨,怎麼一句不該干預市場便跳過這些重要的討論?具體內容可再深入探討,但原則上,有甚麼理由把業主的權益視為最高,不容許任何規限,即使明知這些規限有助於小店的生存,維持整個社區商業生態之平衡?
小店賺得不多,但同時為社區提供另類低消費的選擇,並保留著大型商場所無的人情味,較緩慢的生活節奏和社會風景。所謂市場最有效率之說法,過去多年,一直被官商學同盟濫用,巧妙地主導著社會的輿論。事實證明,它只是為大魚吃小魚的掠奪行為給予通行證。所謂高增值經濟活動,在整個社會都焗住玩資產增值遊戲的前提下,只益了玩財技的金融地產玩家用最短時間賺最多的錢,又怎會真正保障小店的經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