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二百年繪畫 愈畫愈藍

立場新聞 2015/04/10 12:53


顏色影響藝術家心情。鮮艷橙紅的暖色系,予人朝氣勃勃的感覺;深沉的藍綠,又營造出憂鬱的氣氛。月初,瑞典一名心理學博士生,研究近二百年的繪畫,發現橙色受歡迎程度愈來愈低,取而代之的卻是藍色,莫非真是接近無限溫暖的藍 ?
瑞典著名醫學學院卡羅琳學院 (Karolinska Institutet) 心理學博士生 Martin Bellander 與數名朋友開始「尋色之旅」。取材自 BBC 旗下「Your Painting」、Google Art Project, Wikiart 等多個網站,在超過 20 萬畫作中,他們挑選出接近十萬幅創作年份介乎 1800 至 2000 年的繪畫。隨機截取相關網頁的畫面,拆細成一些 100 像素大小的素材,以特製的電腦程式分析,統計出二百年來的繪畫用色變化。
圖表顯示十九世紀最盛行的顏色偏暖,以橙色所佔的成分最重。期間數次冷色系反撲,尤以 1910 年代最為明顯。及至近代,藍綠兩色的使用日趨普遍,約佔色譜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紅色的使用亦有輕微的上升趨勢。
Bellander 認為,用色偏好的變化不是偶然,而是反映人類的心理趨勢,又強調巨大改變不可能由單一因素促成,例如 1910 年前後冷色系的使用增加,多少反映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創作背景。發佈研究結果時,他在網誌提出多個原因,嘗試拆解變化是怎樣發生。
報告引述 Business Insider 早前的報道,指人類對於藍色的敏感程度近年才逐漸提升,而相機亦有傾向將各種深色歸類為藍色。歷史上藍色亦為比較貴的顏料。自工業化之後,藍色顏料成本漸漸下降,亦可能促使藝術家轉向使用。研究結果雖然有趣,但 Bellander 補充多個研究局限,如繪畫使用的樹脂會隨風化而變質,致使我們今日看見的畫面可能出現色差;研究根據網頁圖像進行分析,未必能完全反映原圖質素;樣本又以歐洲藝術為主,故色譜只能作有限參考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