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曼尼亞袋獾傳染性臉部腫瘤 或可用人類治癌藥物治療

立場新聞 2018/04/10 16:26


癌症一樣會傳播 — 塔斯曼尼亞袋獾就大受臉部腫瘤疾病 (Devil facial tumour disease) 威脅。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辨別到幾種關鍵抗癌藥物,或能用於治療此病症。研究已刊於《Cancer Cell》。
分佈於澳洲塔斯曼尼亞州的袋獾又稱「塔斯曼尼亞惡魔 (Tasmanian Devil)」,以狩獵和食用腐肉為生,一般單獨行動,只在偶爾情況下才會與同類共同進食。然而,在 1990 年代後期,袋獾開始遭一種名為 DFT1 的臉部腫瘤疾病感染。這種癌症令患病袋獾會在臉上生出腫瘤,影響其捕獵和進食,袋獾最終會因飢餓死亡。
科學家認為 DFT1 能因袋獾「爭食」互相咬到對方而直接轉移到另一隻身上。換言之,袋獾體內的腫瘤細胞基因,是跟幾十年前首隻患上 DFT1 的腫瘤細胞基因一樣。自 1996 年首次發現 DFT1 起,袋獾數量已在 2015 年大幅減少 95% 。在 2014 年,有研究隊伍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一種病徵與 DFT1 完全相同,但生物機制稍有差別的癌症 DFT2 。DFT1 可能是由雌性袋獾引起,而 DFT2 則由雄性袋獾引起。
研究人員為找出袋獾癌症是由外在因素引致,還是動物本身特別易發展出癌症,研究人員分析了 DFT1 和 DFT2 兩種腫瘤基因圖譜,並發現兩者有相當相似的基因、發病源頭、變異機制,甚至可以用同類藥物醫治。其後,研究人員再將腫瘤的基因和物理特性互相及跟人類癌症基因比較。由此,他們發現了當中一種名為受體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 的分子,與腫瘤發展有關。
現時已有人類藥物可針對 RTK 醫治癌症。研究人員亦在實驗室中,測試到這類藥物能有效地抑制 DFT 細胞生長,未來或可用於治療 DFT1 和 DFT2 。研究人員又發現,這種可傳染的癌症可能是在袋獾中自然演化而成,而非如病毒的外在因素引起。研究人員估計,類似具傳染性癌症可能曾在歐洲人登陸前的時期出現,但未被察覺。
現時研究尚未清楚為甚麼袋獾特別受 DFT 影響,但他們相信是因為袋獾會經常攻擊同伴臉部,口腔附近特別容易受傷而 RTK 分子又與傷口康復有關。他們推測袋獾身體在修復傷口時出現錯誤引致 DFT 變異。研究人員亦指出,傷口可能增加癌症細胞傳播機會,而人類活動也有機會增加致病率,這些活動包括廢置廚餘垃圾,令袋獾在垃圾堆聚集增加感染機會。另外,初期歐洲移民澳洲時曾大量殺害袋獾減少其基因多樣性,亦增加了牠們患 DFT 癌風險。
研究人員也發現到 DFT1 和 DFT2 均刪去了令免疫系統辨認到的基因,或解釋到為甚麼這種病症不能啟動免疫機制。研究將有助科學家更了解 DFT 機制,並找出新方法治療疾病,保護牠們免受滅絕。 
報告:
Stammnitz, M.R., Coorens, T.H.H., Gori, K.C., Hayes, D., Fu, B., Wang, J., ... & Murchison, E.P. (2018). The Origins and Vulnerabilities of Two Transmissible Cancers in Tasmanian Devils. Cancer Cell, Published Online. DOI: 10.1016/j.ccell.2018.03.013
文/Edward Ho、審核/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