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全球環保新聞回顧

立場新聞 2018/12/24 12:46


本年世界各地繼續受越演越烈的氣候變化影響,民間與企業已不斷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以及作出一系列碳減排,但問題在可見將來相信仍因《巴黎氣候協議》無措施作實際減排,而無法得到解決。面對重重困難,世界如何應對?臨近歲末,《立場新聞》 Green 版在此總結本年度最重要全球環保新聞:
1. COP24 無促各國加強《巴黎氣候協議》 減排措施 控氣候變化將遙遙無期
去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議》被指拖慢全球減排進程,但其他國家亦未有積極增加減排量。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 (IPCC) 在 10 月公布的報告明確表示,於本世紀中期前達致零溫室氣體排放,才有機會將溫升限制於比前工業時代高 1.5°C 或以下。該報告亦承認,各國於《巴黎氣候協議》前提交的減排目標只足以於本世紀末限制溫升於 3°C 以下;要防止溫升逾 1.5°C 必須由現在到 2030 年之間的每年排放量大減約 50% ,至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
empty
Credit: UNclimatechange / flickr
12 月頭於波蘭卡托維茲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UNFCCC) 》第 24 次締約方大會 (COP24) 達成共識,各國同意制定出長達 156 頁的規則,當中例出各國會如何匯報及監督其國家減排承諾,遏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更新其排放計劃。不過,外界質疑規則未能促使各國加大減排力度,遏制氣候問題。不少低收入國家亦要求各國更具體指出,如何趕在 2020 年前提供 1,000 億美元援助金。
「全球碳計劃 (Global Carbon Project) 」曾在 COP24 上發佈本年全球碳預算報告。該報告顯示, 2018 年將會是有記錄以來排放量最高一年,比 2017 年增 2.7% 排放量,朝向需大力減排避免氣候災難的相反方向。
2. 大氣碳濃度全年平均水平達 405 ppm 破 80 萬年紀錄
夏威夷 Mauna Loa 空氣監測站在本年五月再傳來壞消息:四月單月平均大氣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CO2) 濃度為 410.26ppm ,而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 (NOAA) 在八月發表的報告顯示, 2017 年平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 405ppm ,兩個記錄均創至少 80 萬年來新高。到 11 月世界氣象組織 (WMO) 發表的《溫室氣體公報》確認 NOAA 的數據,並警告各國再不採取行動,氣候問題將無法挽救。
二氧化碳會殘留於大氣層超過數十萬年,現時人類新排放的二氧化碳將會對全球暖化有累積作用,感受到的暖化將會越來越多,極端天氣事件亦相信會更頻繁出現。地球一萬年前及工業革命前之間的 CO2 濃度只有 280ppm ,但化石燃料消耗量增加,更使近年 CO2 大氣濃度急升。
3. 兩極融冰續惡化 海水水位將淹沒多個沿海城市
本年二月北極多個地區氣溫比正常平均值高 25°C ,專家指不尋常高溫由多面暖風湧入北極所致。沒有海冰保護,北極白令海沿岸將會更受大風暴與海浪影響,因為海冰可以作為緩衝,保護海岸免受海水侵蝕,這同時會增加其他天氣系統將和暖氣流帶進兩極地區的機會。
而包括格陵蘭、南極的冰蓋,以及其他地區的冰川與冰帽的陸上永久冰融化,被發現每年會導致全球海水水位上升 1.85 毫米。當中水位上升最大來源是格陵蘭 (37%) ,令水位每年上升 0.69 毫米,其次是冰川與冰帽 (34%) ,令水位每年上升 0.63 毫米;南極陸冰則包辦其餘水位升幅,其中南極西部融冰佔絕大部份,令水位每年升 0.48 毫米。
empty
圖:Adelie Penguins in Antarctica, Wikipedia, by Jason Auch via CC BY 2.0
另一方面,海洋因為融冰增加的質量改變,導致海床變形,而這種改變從來無法由衛星測量出來,實際海平面上升或比現有估算數字為高。全球海床在過去廿年總共被壓低 2.5 厘米,平均每年被壓低 0.13 毫米;某些地區則較為嚴重,例如北冰洋海床平均每年被壓低 1 毫米,太平洋南部海床每年也有 0.4 毫米的改變。
在十二月初,有研究顯示,格陵蘭冰蓋融冰速度在過去廿載比 18 世紀前工業時代增 50% ,是 350 年以來最快融冰時期,令全球自 2005 年起,每年海水水位上升 3.5 毫米。至於南極更有多達 10.7% 冰川受和暖海水侵蝕從底層融化退冰,每年損失逾 3 個香港島面積的冰。此前,有學者估計單是南極東部冰蓋完全融化就令全球海水水位上升約 53 米,有淹沒全球沿海城市的危機。
相關報道請參考立場新聞: #融冰
4. 台灣創先河:民間擁核團體發起公投反廢核
11 月 24 日,台灣舉行地方公職人員兼全國性公民投票(公投),十個公投案中包括廢止「核電停運」的「以核養綠」,這亦是全球首次有民間擁核團體發起相關公投,選情受多個著名環保人仕關注。前 NASA 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總監 James Hansen 、心理學家 Steven Pinker 、曾獲普立茲獎的記者  Richard Rhodes 以及美國環保智庫 Breakthrough Institute 創辦人之一 Michael Shellenberger 等都分別聲援曾因公投連署書遭中選會拒收而絕食的公投案發起人黃士修,其中 Shellenberger 更是近年由反核轉至擁核的環保人仕。
雖然,黃士修等人曾指中央選舉委員會多次阻撓「以核養綠」成案,並以選舉流程刁難選民投票,降低投票率,但「以核養綠」最終能順利通過,不過,這不代表台灣三個核能廠延役,第四核能發電廠亦未重啟。
另外,隨著德國完全棄用核能,歐盟各國更依賴法國的零排放核能。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前表示,該國會採更慢速度穩定減少對核能的依賴,全國核能產量將由現時約 75% 減至 2035 年的 50% ,但在其 2022 年總統完結任期前只會關閉兩個核反應堆。馬克龍又強調核能仍是法國主要發電來源,不會如德國一樣完全停用核能,避免從其他國家輸入電力。政策再次突顯馬克龍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所擔當的領導角色。
5. 臭氧洞預計 2060 年完全修復 中國仍排非法破壞臭氧層氣體
聯合國十一月初發表最新報告,指出臭氧層自 2000 年起以每 10 年 1-3% 的速度修復,並將會在 2060 年恢復至 1980 年代水平。
然而,本年九月在南極上空形成的臭氧洞在略高於平均值,相信是由當地平流層氣溫稍低於平均所致,但美國太空總署 (NASA) 與 NOAA 強調《蒙特利爾議定書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 》的禁令,已令臭氧洞比 20 年前小。
empty
本年中,《紐約時報》與獨立調查員搜集資料與到中國進行調查,曾揭發中國內地仍有工廠無視《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逐步淘汰 CFC (Chlorofluorocarbons, 氟氯烴 ) 等多種破壞地球臭氧的化合物,反而繼續非法製造這些雪櫃與建築物的泡沫隔熱層,影響臭氧層復原速度。
年初刊於《大氣化學及物理》的研究軍指,最多人居住的中緯道地區,其平流層底層臭氧正在變薄,但學界未有一致定論這是由什麼造成。團隊估計,赤道臭氧層變薄可能是壽命非常短的化合物 (very short-lived substances, VSLS) 侵蝕所致。例如只在大氣中殘留少於 6 個月二氯甲烷 (dichloromethane, CH2Cl2) 之前已被發現因人類工業活動於大氣濃度增加近一倍,延遲臭氧洞修復。
6. 氣候變化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學界促減吃肉
過去,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曾指氣候變化是全球糧食安全的主要威脅,除了會影響生產力,也會令糧食中的營養大減!
八月刊出的哈佛研究顯示,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令稻米和大麥等主糧的營養減少,到 2050 年會分別有 1.75 億與 1.22 億人因此缺乏微量元素鋅 (zinc) 以及蛋白質。而另一份研究則指較高的氣溫亦會滋生更多蝗蟲、介殼蟲等農業害蟲,全球小麥、稻米與粟米產量將會因害蟲增加分別減少 46% 、 19% 與 31% ,美國、法國與中國這些主糧主要生產地也最受打擊。
問題是全球農業生產並不能滿足所有人達到健康飲食建議,主因是現時農業生產過份製造穀物、脂肪與糖份,而蔬果與蛋白質的生產量不足。事實上,年中牛津大學的研究曾指如果人類不再食用肉類與奶製品,其糧食需求仍得以滿足,因為肉類與奶製品只為人類提供 18% 卡路里與 37% 蛋白質,呼籲民眾調節自己的吃肉量。
7. 人類活動加快第六次大滅絕
人類活動亦令大自然遭受極大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10 月發表的報告指,因全球人口膨漲增加,糧食和資源如潔淨水源與空氣的需求,自 1970 年代人類活動已造成平均 60% 哺乳類、鳥類、魚類和爬行類動物群族滅亡,快速摧毀以數十億年時建立的生物網絡。
empty
有研究甚至發現,加勒比海地區波多黎各雨林的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 (arthropod) 數量,因為人類伐木而大減 99% 。而這類前所未見的大自然破壞速度,令自然演化機制也無法追上滅絕步伐。據估計,單是哺乳類動物要回復原有多樣性,就可能需要超過 500 萬年時間。
8. 亞馬遜伐木量創十年新高 極右新總統將再危害雨林健康
巴西十一月尾發表最新年度初步伐林數據,顯示當地過去一年有 7,900 平方公里樹林被毀,面積相當於 98.7 萬個足球場,伐林量亦比去年增加 13.7% ,是自 2008 年以來單年最大伐林量。外界亦憂慮來自極右派系的博爾索納 (Jair Bolsonaro) 於明年 1 月 1 日正式就任總統後,伐林情況將更為惡化。博爾索納過去一直受農業界所支持,他曾批評環境部執法部門只懂收取罰款,又期望開放亞馬遜原住民保護區發展礦業,甚至已決定合併環境部與農業部,保證提高生產為優先考慮,而非保育當地生態。
更大的問題是,部份亞馬遜泥炭地 (peatland) 已因農業擴張消失,有團隊發現在較暖氣候下,這種最高效的碳匯會釋放更多碳加劇氣候變化:秘魯境內亞馬遜雨林內泥炭地,至 2100 年會釋放出 5 億噸碳,數量相當於每年人類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碳排放。
9. 海洋塑膠垃圾問題
海洋垃圾近年備受各界關注,因為部份海洋生物會被塑膠氣味吸引,誤將它們當為食物。另外,大扇貝在六小時可吸數以十億計微膠粒,這些塑膠進入食物鏈將有機會影響動物及人類健康,加上近年有研究指出多國食水中也被驗出含有微膠粒,因此不少國家和企業因而在近年推出禁止提供或銷售膠飲管政策,希望減少膠飲管對環境造成傷害。然而,之前已有研究顯示單次使用膠袋才是主要海洋垃圾來源。海洋保育協會 (Ocean Conservancy) 去年發表的海岸清潔報告亦指出,現時海灘最常見的垃圾為煙頭、膠樽蓋、包裝紙和膠袋等,膠飲管只排第 7 位。無論如何,減少膠飲管仍可提高公眾意識,減少污染環境。
今年亦有研究顯示,塑膠製品在陽光底下分解時,會釋出甲烷 (Methane) 與乙烯 (Ethylene) 兩種化合物,前者是比二氧化碳更吸熱的強力溫室氣體其全球升溫潛能值是二氧化碳的 36 倍,加劇氣候變化,後者則會刺激呼吸道,並會造成人體中毒。不過,對付塑膠問題也有曙光,英國研究團隊成功製造細菌 Ideonella sakaiensis 突變酵素 (PETase) ,可能會成為解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垃圾的關鍵。
10. 吸碳技術商業應用近在咫尺 地球工程害處多
除了減排碳,學界一直強調要從大氣中吸收多餘碳,以對抗氣候問題,其中一個是應用碳收集及儲存技術 (CCS) 。不過因為因為造價與成本過高,被認為並不能大規模應。本年中,加拿大一家吸碳工廠指其 CCS 成本可低至每公噸 94 美元,極接近可商業應用。然而,吸碳成本將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所在位置、當地燃油價格以及政府有否提供資助。另外,該工廠發表的報告又指在可見將來每公噸吸碳成本仍會高於市價。根據歐盟現時的碳交易系統,每公噸 CO2 碳權 (carbon credit) 只為 19 美元。如果 CCS 技術要站穩腳,就必須能提供便宜的低碳燃料。
empty
碳工程的吸碳工廠 Credit: 碳工程
亦有學者與企業提倡利用「地球工程 (geoengineering) 」令地球降溫。矽谷創投公司 Y Combinator 提出用水淹沒半個撒哈拉沙漠,製造出總計佔地 68.8 萬公頃、每個 2 米深的人工池塘,養殖吸碳藻類改善氣候變化。但外界質疑方法會破壞當地物種多樣性,造價也相信屬天價。
另外,刊於《自然》的研究指,反射部份陽光減少暖化的遮天工程,不但不會令全球糧食產量回復正常,甚至會減少。全球粟米,以及大豆、稻米和小麥兩類農作物產量分別下跌 4.8% 與 9.3% 。研究團隊甚至形容,地球工程就如患者表受實驗性手術,出現的副作用可能與原本的疾病一樣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