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實驗不人道 美農業部宣佈關閉貓隻弓形蟲研究所

立場新聞 2019/04/10 16:29


受動保團體施壓影響,美國農業部宣佈關閉馬利蘭州貝爾茨維爾專門研究弓形蟲 (toxoplasma gondii) 的動物寄生疾病研究所 (USDA’s Animal Parasitic Diseases Laboratory) ,指實驗室已達至成熟期,並已完成其農業研究使命。
透過食物傳播的弓形蟲感染全球超過 10 億人,但大多數人都不會展現明顯病徵。然而,弓形蟲仍是全球失明病例主因之一,且每年導致 190,000 名幼兒出現先天缺陷,嚴重者甚至會死亡。
現時也未有藥物或疫苗,治癒及預防弓形蟲感染。科學家一直會利用貓隻作實驗模型,研究弓形蟲生理機制。其中一個原因,是弓形蟲的繁殖周期需在貓隻內進行。
不過,寄生蟲學家 Jim Keen 並不同意此些實驗手法,並在近年成立動物保護組織 White Coat Waste Project 。上月他向美國國會提交名為《農業部幼貓嗜食同類研究》的 14 頁報告。報告描述研究所人員為了解寄生蟲生理機制及製作弓形蟲卵囊 (Oocysts),會將受感染肉類餵養予實驗貓隻,部份為貓肉。為防止疾病傳播,研究所人員會將實驗完成的貓隻人道毀滅,不會提供領養。 Keen 分析該研究所在 1985–2018 年期間發表 121 份報告後認為,大部份近年發表的研究已與美國公共衛生及農業部工作無關。
據《科學》報道,不少科學家不同意 Keen 的說法,又指實驗室在過去十年貢獻甚多,今次決定將影響多年來研究寄生蟲疾病的努力。其中,華盛頓大學弓形蟲研究學家 David Sibely 利用實驗室提供的樣本,研發血液測試,結果有望幫助制定控制弓形蟲傳播的策略。另一位未有透露名字的研究人員亦向《科學》指,現時全球沒有一間研究所,可有效地製作弓形蟲卵囊作研究。他強調,集中製作和處理弓形蟲卵囊樣本,反而能減少不必要的貓隻使用。
實驗所關閉有機會會減慢弓形蟲疫苗研發速度,並且同時影響多項研究,當中部份研究是用於測試食物、食水及土壤的弓形蟲卵囊數量,或者是了解弓形蟲導致不同病情嚴重性的原因。更諷刺的是,今次研究將阻礙寄生蟲學家 Laura Knoll 利用該實驗室產生的弓形蟲卵囊,找出其他較人道方法,取代實驗貓隻的研究。類似政策,或令未來實驗減少用貓隻作研究的困難提高。 
文/Edward Ho 、審核/Alan Chiu